2274章 这就是年轻一辈第一天才?感觉不太聪明的样子 (第2/3页)
他的步长,虽不及后程峰值,但已明显优于同组其他选手,前30米结束时,他排在小组第三,落后布罗梅尔半个身位,与乌贾的差距仅为0.05秒。
前50米,赛道格局已清晰浮现。
布罗梅尔凭借紧凑的技术动作完全占据领先,这位身高1.75米的美国小将,将小个子选手的启动加速优势发挥到极致,起跑后便迅速将身体压至低重心姿态,步频轻快而密集,每一步都带着短促有力的蹬地感,蓝色身影如离弦之箭般一骑绝尘,毫无悬念地领跑在前。
紧随其后的乌贾,身高一米八几的身形介于布罗梅尔与赵昊焕之间,他试图延续步频优势缩小差距,手臂摆动幅度急促,身体姿态紧绷,全力追赶着前方的蓝色身影,却始终难以拉近彼此的距离。
而赵昊焕,这位身高超190厘米的巨人飞人,在这前50米的赛道上,始终保持着沉稳的节奏,完全没有显露发力的迹象。
相较于布罗梅尔的低重心冲刺和乌贾的急促追赶,他的身体姿态更为舒展,上半身保持着适度前倾,既没有因身高过高而出现晃动,也没有刻意压低重心去迎合小个子选手的节奏。
他的蹬地动作扎实而从容,每一步都显得不慌不忙,腿部前摆时充分舒展却不急躁,显然是在为后程的发力默默铺垫。
身高带来的差异在这一阶段展现得淋漓尽致。
布罗梅尔凭借娇小的身形,能更快地完成启动加速,重心转移灵活,步频优势让他在短距离内迅速建立领先。
乌贾则在步频与步幅之间寻找平衡,却因身高限制,难以在保持步频的同时进一步扩大步幅。
而赵昊焕的身高虽让他在启动阶段难以像小个子选手那般迅猛,却赋予了他天然的步幅潜力。
即便前50米未全力发力,他的每一步覆盖范围也远超同组对手,只是这种优势尚未完全释放。
途中跑开始后,赵昊焕的技术动作始终保持着高度规范。
肩部稳定下沉。
避免了高大选手常见的上肢晃动。
核心肌群牢牢锁住身体平衡。
为后续的力量传导筑牢基础。
他的手臂摆动简洁而高效,没有多余的横向动作,始终贴合躯干前后摆动,既减少了能量损耗,也为后程步幅的爆发预留了充足空间。
与布罗梅尔、乌贾那种全力以赴的紧绷状态不同,赵昊焕的肌肉线条虽同样紧实,却透着一种“收放自如”的松弛感,仿佛眼前的50米只是热身,真正的较量还在后方。
他与乌贾的差距在不知不觉中逐渐缩小,这种缩小并非源于刻意追赶,而是来自自身节奏的稳步提升。随着赛道逐渐延伸,赵昊焕的身体姿态慢慢调整,腿部蹬地时的发力感愈发明显,只是这种发力依旧克制,没有打破整体的平稳节奏。
显然,他深知自己的优势不在前半程的短距离冲刺,而是在后程凭借身高赋予的超大步幅和极致极速实现反超,因此这前50米,他始终在耐心蓄力,等待着那个属于自己的“发力时刻”,将身高带来的潜力彻底转化为碾压性的优势。
极速爆发。
赵昊焕极速一展开。
立刻开始改变态势。
50米标线一过,赵昊焕的“后程时刻”正式来临。
这位身高超190厘米的巨人飞人,仿佛瞬间切换了运行模式。
之前刻意保持的平稳节奏被彻底打破。
潜藏的爆发力如火山般喷涌而出。
他没有盲目提升步频,而是凭借身高赋予的天然优势,将步幅潜力彻底释放——
腿部蹬地时不再克制,髋部充分打开,大腿前摆幅度瞬间拉大,每一步都带着“跨栏式”的舒展与力量。
原本就远超对手的步幅,此刻更是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一步便能覆盖布罗梅尔近一步半的距离。
高大身形的技术优势在这一刻完全凸显:赵昊焕的躯干依旧保持稳定,核心肌群如钢索般紧绷,避免了高大选手后程加速时易出现的身体晃动,肩部下沉不耸动,上肢与下肢形成完美的发力协同。
他的手臂摆动幅度同步加大,却始终保持着精准的前后轨迹,没有丝毫横向偏移,每一次摆动都如同为大步幅提供“助推力”,将上肢力量高效传导至腿部,形成“摆臂-蹬地-步幅”的闭环发力链。
这种技术表现,完美规避了高大选手常见的“发力分散”问题,将身高带来的力学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反观领跑的布罗梅尔,50米后逐渐显露疲态。这位1.75米的小个子选手,前半程的步频优势已逼近极限,身体重心虽依旧压低,但蹬地时的爆发力明显减弱。
他的技术特点本就集中在短距离冲刺,步频快、启动猛,却受限于身高,步幅难以进一步拓展。
当赵昊焕的步幅优势全面爆发,布罗梅尔的步频优势瞬间被稀释。
他试图通过咬牙提升步频维持领先,却导致动作开始变形。
肩部不自觉耸动。
手臂摆动出现轻微横向晃动,核心控制能力下降。
身体在高速中显得有些颠簸。
原本流畅的节奏被打乱。
速度提升陷入停滞。
紧随其后的乌贾,此刻陷入了“两难境地”。这位身高一米八几米的小鹰国选手,既没有布罗梅尔的极致步频,也没有赵昊焕的绝对步幅优势,50米后试图同时提升步频与步幅,却顾此失彼。
他的蹬地动作变得急促,大腿前摆幅度不足,步幅未能有效扩大,步频也因体能消耗难以维持原有水平。
技术上的短板逐渐暴露。
上肢与下肢的协同发力出现脱节,摆臂节奏与蹬地频率不再同步,身体晃动幅度加大,能量损耗明显增加,不仅没能追赶布罗梅尔,反而被身后的赵昊焕迅速逼近。
砰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砰。
60米,快速接近。
70米处,赵昊焕完成关键反超。
他的每一步都如坚实的夯土,落地沉稳且推进力十足,高大的身形舒展如箭,在赛道上形成一道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红色身影。
他的极速优势彻底显现,奔跑时几乎听不到多余的脚步声,只有风被划破的呼啸声,那种“一步定乾坤”的碾压感,是小个子选手难以企及的。
此时的他,技术动作依旧保持着高度规范,脚踝弹性回弹迅捷,脚掌蹬地时从脚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