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0章 牛刀小试,已经是别人的穷极一生 (第1/3页)
半决赛第一场就是闪电大战。
就是不知道。
在这场比赛里面的其余人。
是什么一个心情。
即便是布罗梅尔这样的天才,其实都是暗暗叫苦……
怎么就摊到了这样的对手?
不然的话,他其实是有信心去拼一个Q。
现在的话,恐怕是难上加难了。
布罗梅尔都这么想,其余人就更别说了,即便是勒梅特里都感觉分在这一组,简直是糟糕透顶。
落在这一组。
还是格林说话比较直接——
所有人都是闪电的陪衬。
这话不好听是吧?
没问题啊。
不好听才是对的。
好听不就奇怪了吗?
因为箴言。
因为真相。
永远不会好听。
而竞技体育一切都靠实力说话,人情世故在这里上不得台面。
尤其是在田径领域,行就行,不行就是不行,不行的时候你还偏要说自己行,总会有人上来。
乖乖让你退下去。
乖乖把舞台让出来。
“On your marks。”
电子的指令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鸟巢”近十万观众中激起滔天巨浪。
喧嚣的呐喊声奇迹般地沉淀下来,只剩下一种令人窒息的、期待的寂静。
八位地球上跑得最快的男人,从运动员通道中走出,站在踏板上。
他们的每一步,都像踩在所有人的心尖。
牙买加“闪电”的出场本身就是一种仪式。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快步走向起跑器,而是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从容,缓步踱到自己的位置。他微微俯身,双手撑在滚烫的塑胶跑道上,感受着地面的温度。
他的动作看似随意,甚至有些慵懒,但每一个细节都透着千锤百炼的精准。
他调整了一下起跑器的角度,幅度不大,却仿佛在与赛道进行着某种无声的交流。然后,他直起身,双手叉腰,目光随意地扫过对面的观众席,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
这微笑在对手眼中,是绝对实力的体现,是一种“无论你们如何努力,胜利终将属于我”的宣告。
随后一个经典的祷告上帝。
他再次俯身,双手撑地,臀部高高抬起,身体形成一个极具冲击力的“Z”字形。
他的眼神依旧平静,仿佛在凝视着一个只有他自己能看到的终点。
最关键的当然还是他的展开姿势。
毫无疑问和洛桑一样。
变成了曲臂展开。
“我们可以看到博尔特在这里做出了曲臂起跑的姿势,一些平常只看大赛的朋友,肯定有些一头雾水。但博尔特这一招其实在今年的洛桑钻石联赛上就有展现。”
“也正是依靠这一枪,他在今年洛桑跑出了9秒40追平了世界纪录,并且在那一枪击败了今年的苏神。”
“在这场比赛再次摆出这个动作,看起来他已经把这一个技术给吃住了。”
杨剑说完,刘祥也道:“曲臂起跑,是一门直道项目上非常有威胁和先进的跑动技术,就是可惜当年我实在是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这一门技术了。如果我更早一些去二沙岛的话,我可能也会采用这种技术。”
刘祥这里说的是实话。
主要是因为他08年去的时候就已经做了手术,休养了那么长时间,然后重新恢复,又花了很长的时间。
2011年虽然他夺冠了,但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身体状态还在恢复过程中。
然后等身体恢复好了,他又开始进行了八改七的启动跨步模式。
那个时候,其实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了,因为马上就是奥运会。
所以这一门技术,他虽然眼馋。
但是并没有亲自训练过。
不然的话,他可能也是整个的田径项目上,短跨项目上,第一个在男子110米栏使用这门技术的人。
最主要的是这门技术可以极大的帮助他提高自己在110米栏,前10米到第1个攻栏的速度。
甚至帮助他整个前程的速度有所起色。
可惜这只能存在于幻想里了。
不过在这个时间线上的刘祥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亏的,因为他已经在2012年的伦敦完成了自己心心念念想要做到的奥运会复仇。
在那一个瞬间,他已经放下了所有的执念。
因为他觉得。
上天已经对自己够好了。
再多一点,都是自己太过于贪心。
“按道理来说,这一门技术在此之前是没有一个非二沙岛出身的运动员能够掌握。”刘祥其实也有些疑惑:“就是不知道博尔特那边是怎么学会的。”
“他也没来二沙岛进修过呀。”
“我这里倒是收到了一份资料。”杨剑看了看手头,刚刚有人给自己递过来的资料,微微扫了,扫后开口道:“据说是他的教练,也就是名帅米尔斯,自己在这一些年研究出来了这门技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米尔斯真是有几把刷子。”
“估计还和博尔特这几年与美国那边的高科技运动实验室合作有关系。”刘祥猜测:“不然的话也不至于说拖到现在才出了,应该是之前已经摸索了一大半,但还差临门一脚,和美国这边的运动实验室合作之后,终于把这一脚给开了出来,攻破了球门。”
不得不说,专业运动员就是专业运动员。
某一个项目的最佳之一,就是最佳之一。
一说就说到了点子上。
其实这些话不能说100%还原。
但嗯。起码也说了个七八分类似。
博尔特曲臂起跑,也是第一次出现在大赛的舞台,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勒梅特里这边。
这位法国“最快白人”的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曾在之前基年跑出9.90秒附近的好成绩,一度是欧洲白人短跑的希望。
但谁能想到黄种人突然竟然跑得这么快呢。
由于黄种人不断的刷新最好成绩,导致他即便是突破到了原本白人从来没有突破到的成绩……
也还是没有了存在感。
因为黑种人和黄种人都把自己的极限刷的太高。
这样就显得白种人很尴尬。
此刻。
他看着身边的苏神和博尔特,这位白人也能飞的历史第一白色速度,突然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他的动作依旧标准,但略显僵硬。
主要是精神上的无力感导致。
肉体还是需要精神来推动的,如果是这样的战斗意志,那只能说……
他这一枪注定跑不出什么特别好的成绩。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找回自己的节奏,但眼神中的自信却不如以往那般坚定。
他知道,在这组“死亡之组”里,想要晋级决赛,拿出毕生所学……
也毫无用处。
因为厉害的人太多了。
而且分在这一组,就意味着你根本就没有争取一个大Q的机会。
你只能争取小q。
难度相当大。
勒梅特里想到这里就对自己没有多少信心。
亨里乔·布鲁因杰斯这边,这位南非选手显得有些紧张。他在起跑器前反复调整着自己的位置,双手撑地又抬起,抬起又撑地,仿佛无法找到最舒服的姿态。
他的呼吸有些急促,眼神里闪烁着不安。
完全没有今年破十者的骄傲。
主要是在这个舞台上,在这一组里面破10这个成绩……
都不是讨论好不好的问题。
就是太可怜了。
相比之下,太过于可怜。
虽然他也知道他知道,自己的个人最好成绩在这组里并不占优,所以他能做的,就是拼尽全力,不留遗憾。
但想是这么想。
站在这个舞台上的时候。
看着身边溢过来的闪电级威压。
还是感觉。
太过于可怕。
这种巨大的差距,他只在自己还没有成为职业运动员的时候,面对职业运动员有过这样的感觉。
哪里知道,自己现在都不打开了十秒。
还会有这种感觉呢。
简直是离谱。
土耳其选手哈维站在外侧的跑道,他的目光时不时地飘向中间的几道。
他看着博尔特、德格拉斯、布罗梅尔,最后落在了苏神身上。
想起了预赛中苏神那令人惊叹的起跑和加速,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无力感。
他知道。
自己与这些顶级选手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这种差异,可不是你喊几句口号就能抵消的。
连10秒都打不开。
根本没有办法和这些人坐一桌。
连小孩那一桌都不够坐。
因为现在在这个赛场上,因为闪电级别拉的太高,导致破十才能坐小孩这一桌了。
不然的话。
你真是连小孩那一桌都坐不了。
反倒是德国选手朱利安,他的表情比较轻松,只是自己做着自己的事,甚至还能够抽时间和镜头互动互动。
他可以这样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本来就没有多少希望。
既然是没有多少希望。
那说这么多也没有用,完全赢不了的事情,没有必要去烦恼。
在这一点上,德意志人的务实精神发挥了作用。
反而没有太多想法。
布罗梅尔这位1995年出生的美国天才,以其惊人的起跑速度而闻名。
他倒是走到起跑器旁,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俯身调整。
看他的动作充满了爆发力,每一次调整都带着一种狠劲。
试跑的时候。
他将身体压得极低,几乎与地面平行,双臂自然下垂,指尖轻触地面。
可以看到,眼神里充满了自信,甚至有些张扬。
他相信自己的起跑是全场最快的之一,他要在第一时间就建立起领先优势,给出了博尔特和苏神之外,其余和所有人一个下马威。
身体微微颤抖着。
不是因为害怕。
而是因为过度的兴奋和力量的积蓄。
如同一张即将被拉断的弓弦。
他很清楚自己不可能干得过两个闪电级别的选手,那么他就直接去争取第3名就行。
看看这一组的分布,虽然破10的选手很多,但是能够打开9秒90……
却没有几个。
甚至可以说是除了博尔特和苏神之外。
就没有了。
那在这种情况下,他能够跑到9秒85以内。
就让他在这一组充满了竞争力。
起码他感觉不需要跑得太快就能晋级。
相对来说,这一组里面它的生存环境更好一些。
没有后面那些人那么消沉。
安德烈·.德.格拉斯。
未来人送刀哥的家伙,站在这里,虽然面庞青涩,但是你可以看见他的心态非常稳定。
即便是站在这个死亡组里面。
也是丝毫不怵。
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是很不容易。
不说他的上限有多快。
起码成绩的稳定程度。
是没得说。
这也是为了他能屡屡偷得奖牌的原因之一。
没有一个强大的心理素质,在赛前并不看好的情况下,怎么能偷得一块奖牌呢?
这一点,从还是很年轻的刀哥脸上就能看出端倪。
与博尔特和苏神的从容不同,其余人的紧张也不同,这位1994年出生的加拿大小将身上散发着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
他走到起跑器前,深吸一口气,将空气深深吸入肺腑,仿佛要将所有的紧张与不安一同咽下。
动作精准得如同教科书,双脚踩在踏板上,位置分毫不差。
双手撑地,肘关节锁定,身体前倾,目光如鹰隼般死死盯住前方的赛道。
他的眼神里没有闪电们的那种松弛,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专注和渴望。
他渴望在这片顶级赛场证明自己,渴望击败眼前的传奇。
不管这个传奇是谁。
他都要想试一试。
即便是输,也要输在赛场上。
看到镜头上,他的手指在地面上轻轻敲击着,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爆发倒计时。
只不过他还不是未来的刀哥,现在没有多少人给他更多的关注。
毕竟现在他也就是个刚刚打开10秒没多远的选手。
不可能得到太多的关注。
甚至在不少人眼里。刀哥和南非的那个选手,都是一个级别的运动员。
都是刚刚打开10秒不远。
没差。
然后就是苏神。
他走到自己的这一道。
脚步沉稳而坚定。
没有理会周围观众投来的目光,只是专注于自己的脚下。
缓缓蹲下,双手撑在赛道上,掌心向下,指尖微微分开,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撑。
苏神调整了一下呼吸,将重心前移,臀部抬起,身体形成一个流畅而稳定的弧线。
他的眼神平静得像一潭深水,没有博尔特的从容,没有德格拉斯的锐气,也没有布罗梅尔的张扬,只有一种历经千锤百炼后的专注与坚韧。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身边博尔特强大无比的气势,和德格拉斯这样年轻人透露出的强大的气场,他们应该都想干翻自己。
但……他的内心却异常平静。
因为苏神知道知道,竞技体育和别的东西不同,你只需要击败对手。
就是你最大的申诉。
就是你最好的证明。
别的说多了没意义。
说多了做不到,反而徒增笑柄。
既然博尔特已经掌握了曲臂起跑。
那他也没什么好说的。
就按照博尔特掌握曲臂起跑来就是。
难道都是曲臂起跑?
我还怕了你不成?
八位选手,八种姿态,八种心境。
如同八座沉默的火山,在“鸟巢”的夜色下,静静地积蓄着力量。
“set。”
电子口令的第二声如同惊雷。
瞬间将所有人的紧张情绪推向顶点。
博尔特的臀部再次抬高,身体的张力达到了极限,却依旧透着一股松弛的美感。
布罗梅尔的身体压得更低,像一头即将扑向猎物的猎豹。
苏神则纹丝不动,核心肌群收紧,如同一块磐石,静静等待着那一声的枪响。
勒梅特、布鲁因杰斯、哈维、罗伊斯……
所有人的身体都在这一刻凝固。
空气仿佛停止了流动。
时间仿佛静止。
现场也跟着进入暴风雨之前的宁静。
接着就听“嘭”的一声。
电子枪声,敲响了现场每一个人的心房。
尤其是现场的运动员。
身后的小喇叭保证他们在再嘈杂的环境下。
都能够清楚地听见电子枪声。
发令枪的锐响如同惊雷。
瞬间撕裂了“鸟巢”的寂静。
布罗梅尔的起跑,曾被专家誉为“世界顶级”。
虽然他的大赛发挥一直比较拉胯,但是现在他参加的大赛还并不多呀,所以还没有人会给他下这个定论。
枪响的瞬间,他凭借0.132秒的全场最快反应时,瞬间弹射而出,直臂支撑的姿态让他在最初的1米取得了微弱的领先。
他的步频快得惊人,双臂大幅度地前后摆动,试图用强大的上肢力量带动身体前进,脸上写满了“我要第一”的张扬。
但仅仅几米后,他便感到了来自两侧的巨大压力。
眼角的余光瞥见,博尔特那庞大的身躯正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从他左手边逼近,每一步都像在缩小世界,那股强大的气场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而右手边的苏神,则像一道黄色的鬼魅,步频快得让他眼花缭乱,两人几乎在同一时间,从他身边“飞”了过来。
布罗梅尔的心跳瞬间加速。
他拼尽全力摆动双臂,试图维持领先,但身体的节奏已经被打乱,核心稳定性开始出现细微的晃动。
原本依靠启动反应建立的领先优势在短短几米内便荡然无存。
只剩下满脸的难以置信。
德格拉斯的启动同样出色,它的启动姿态有一些偏向于200米。
这也和他的百米身体条件有关,他是那种瘦长型,这种运动员通常更擅长。200米或者400米的跑法。
如果在100米里面,那就通常来说是后程比较厉害。
事实上也是如此。
刀哥之所以叫刀哥,就是他强大无比的后程速度维持能力。
所以这个姿态姿态让他的动作兼具稳定性和延续性。
虽然没有那么多的爆发性。
可本来每个人的比赛特征就不同。
只要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枪响后。
他的身体迅速前倾,步幅逐渐增大,每一步都迈得坚定而有力。
试图跟住布罗梅尔的节奏。
但当他看到博尔特和苏神如同两道旋风般超越布罗梅尔时,他的心中还是涌起了一丝震撼。
因为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加速已经竭尽全力,股四头肌传来阵阵酸胀,但那两个人的速度提升,仿佛……没有上限。
连他的身体姿态开始出现细微的晃动,核心肌群的力量在巨大的速度压力下逐渐不支,摆臂的幅度也开始减小,原本整齐的节奏变得有些混乱……
可人家那边却仿佛速度没有止境。
仿佛根本就还没加起来。
这种恐怖的差距,让他觉得世界大赛真不愧是世界大赛。
就是强者如云,和枫叶国那种国内的比赛完全不能。
不过他也没有放弃,因为他的优势本来也不在前。
只是咬紧牙关,试图用意志对抗身体的启动惰性,但与前方两人的差距还是在一点点拉大,从最初的半米,到5米处的一米,眼神中的锐气渐,还是渐渐开始出现了一丝焦急。
毕竟还是太年轻,你不能对这个年纪的运动员要求太多。
至于另外两个破10的选手。
本赛季跑出了生涯最佳9秒97的南非选手布鲁因杰斯的紧张在启动阶段暴露无遗。
枪响的瞬间,他的反应有些迟钝,比最快的布罗梅尔慢了0.05秒,这在百米赛道上几乎是致命的差距。
因为他本来也没有多少优势。
这样的变故让他的蹬地发力显得犹豫不决,仿佛还没有从赛前的紧张中完全回过神来。
再加上直臂支撑的姿态让他的上肢转动惯量过大,上半身无法及时跟上下肢的节奏,导致身体重心过高,水平推进力不足。
前5米,他就已经落在了倒数第二位,只能清晰地感受到身后罗伊斯的脚步声越来越近。
这让他更加慌乱,摆臂的动作变得杂乱无章,每一次蹬地都像是在浪费力气,8米处,他的速度仅为8.5m/s,比博尔特和苏神慢了不知道多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前面的选手一个个将他甩在身后。
倒是勒梅特里的启动中规中矩,直臂支撑的姿态让他在最初的几步还算稳定。
但当他看到苏神的身影如同鬼魅般从他身边掠过,并且速度还在不断提升时,他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他怎么能这么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