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两百四十四章 浴火成长的关宁小战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两百四十四章 浴火成长的关宁小战士 (第3/3页)

 锦州的马面战台不像宁远那样凸出,好似扎入敌军腹心的尖刀,却依然可以帮助主墙体上的战友,对敌军构成极大的威胁。

    马面战台之间也都隔着合适的距离,每一面凸出的墙体,都有左右两面战台之上的战友,以火铳和强弩照拂。

    坚固的主墙体,与凸出的马面唇齿相依,构成了这场战争之中的守城主旋律。

    敌我双方,没有花里胡哨,也没有巧可以取,有的只是实打实的硬碰。

    所取得的每一份战果,都要看谁的身子更强壮,看谁的杀人技巧更精湛,看谁的武器杀伤力更大,看谁的意志更坚定。

    同时,也看谁更加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早年间在白山黑水中优胜劣汰的女真士卒,自然更加强壮一些,但在女真人的屠刀之下挣扎求存下来,尤其是经受过战火捶打的少年关宁战士们也不差。

    女真人的箭术狠辣精准,但是关宁军所配备的代表着大明最先进火器技术的双管火铳,非但足以弥补,甚至犹有过之。

    女真人从不承认自己会战败,关宁人拼死也要将这属于辽人的最后一片狭长土地,给坚决守住,为此不惜将之打造成一条坚固的战线。

    至于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方左右着战争胜利的要素。

    女真人身处旷野,占据主动。

    关宁人据城坚守,被动防御。

    潮湿的辽东雨季,最大限度地制约了最令女真人忌惮甚至恐惧的关宁火器,但城墙滑湿,道路泥泞,令本就不擅长攻城的女真士卒,更加不利于攻城。

    关宁军同仇敌忾,精诚团结。

    建奴军与汉家农奴军之间,却隔着一道天堑般的壕沟。

    后金八旗虽被黄台吉强行揉捏在了一起,但是彼此之间也只是暂时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妥协与平衡。

    综合起来,便是谁都无法在这场战争之中,取得足以压倒对方的优势。

    于是一切的一切,便都要谁能坚持到最后,谁更加有利于坚持到最后了。

    仅从这点上看,有着城池护体的关宁军,显然略胜一筹。

    战斗以最快的速度燃烧至了白热化的程度,便连当头而下的大雨,都无法浇灭丝毫,极为惨烈。

    每一秒钟都有大量的敌我双方的士卒,要么要死,要么负伤。

    每一个瞬间,都有大量农奴士卒或者建奴士卒,定格在进攻城墙的钩梯之上。

    只是下一秒,便有可能换了一个精妙的动作,距离城墙更近,也有可能使出浑身解数,都仍然逃不过锦州守军手段百出的拼死阻击。

    刚刚还活生生的人,下一秒便有可能成为一具鲜血喷涌的尸体。

    更多的女真步卒取代了死伤惨重的汉家农奴军,嘶吼得犹如野兽。

    或许是早些年在老林子里练就了一身过人的爬树本领,攀爬起梯子来也是灵活异常,能翻转着不带钩的云梯忽里忽外。

    甚至还能以两柄小刀,徒手便在墙体之上忽左忽右。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