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6章 从山海关到居庸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76章 从山海关到居庸关 (第1/3页)

    于是自山海关进入关内之后,重真先抵永平,再到滦州,又过迁安,最终抵达遵化。这正是己巳之变最后,黄台吉退出关外之时仍旧占据的四座城池。

    黄台吉意图以这四座城池作为再次绕道入关的据点,并遣阿敏镇守。

    黄台吉明知守不住,却仍让阿敏驻守!

    最终,古稀之年的孙承宗临危受命,驱除鞑虏,收复四城。

    马世龙于此过程中,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又因重真的到来而有所不同。

    屯住于四城的军队和居住在这里的百姓,都对即将到来的己巳之年持美好憧憬的态度,重真认为这并非华夏人不知居安思危,而是对于生活充满期盼。

    只有善良、勤劳、自信的人与民族,才会拥有这种期盼。

    默默的加固、练兵一直都在进行,重真最盼望的便是黄台吉被硬生生地阻挡于长城之外,使其费劲心机历经周折却一无所获。

    那样一来,绕道入关的事情就绝不会发生第二次。

    即便黄台吉想要再次发动,后金的其余贵族也会联起手来抵制他。

    甚至于,便连他的大汗之位都会不再稳固。

    万里长城蓟辽段的防御也在加固,兵力也在默默调动。

    马世龙屯兵蓟州,总领着马兰峪、古北口、喜峰口、大安口等关卡的防务。

    古代社会的国家工程唯独一点儿好,便是无需在招投标的过程当中靡费大量的时间,但凡是官员有点作为,便会坐起立行。

    百姓也只需官府给口饱饭吃,最好能省个一口半口把家里的那几只也顺便喂饱,至于工钱不工钱的,那不重要。除非世道真的剧变到无论如何都生存不下去的程度,反正横竖都是死,人们才会揭竿而起。

    没办法,华夏人天生就是这般善良,多灾多难并没有将这个民族拖入险恶的深渊,而是让之变得更加勤劳,更加坚毅,也更加多样性。

    那些不甘平庸又不愿或者无法走正途之辈,注定是要造反的。

    重真认为不论官府是否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