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3章 五年(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83章 五年(上) (第2/3页)

族人已经五百年没人出去了,甚至,有的族人连“金钱”这个概念都没有。

    你问他银两是什么?

    他回答银两是不是食物~?

    这种情况下,发展工商业有什么意义呢?!

    就像是,原本轨迹里,六大长老出去买剑,根本没有付钱的概念。

    洪康觉得,童氏一族的生活状态,就像是“小国寡民”的写照。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童氏一族的生活状态,洪康觉得,就和这段文字描述的非常类似。

    “水月洞天”地方虽然不大,但也占地几十里,加上族人稀少,所以完全没有生存压力。

    而且,大家全都熟识,沾亲带故的。

    这样的话,就没有族人被用来当做下人奴隶,也不用被武装起来去打仗,这样子的话,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用不上了。

    比如说:刀剑、弓箭、斧钺、铠甲……等等。

    更没有什么华美的车子,因为没有什么地方需要乘坐它,也没有人要远走他乡。

    故而,童氏族人们几乎都有天真善良的纯朴本性,人人恬澹寡欲,族人们有甘美的饮食、华丽的衣服、安适的住所、欢乐的风俗…………

    若是一定要给他们带来其他的理念,或许会带来些许市侩之气,从而打破这一自然和谐美好氛围。

    是以。

    洪康除了“造纸术”外,并没有特地再制造出其他的工业品,亦没有默写相关的书籍。

    当然,关于农桑之术,洪康倒是有默写下来几本。

    童镇看过后,喜不自禁。

    “洪先生,童镇在这里先谢过了。”

    说完,就带着那些有关农桑之术的书籍,去教导族人们了。

    这五年下来,颇有成效。

    各种粮食、果蔬,产量翻倍。

    同时,在洪康写的书里面,童镇还发现他们有些果蔬不认识,不过心中相信洪康,童镇在“水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