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八章 【大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八章 【大河】 (第1/3页)

    直道通途,如同前世嬴扶苏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州际公路,或是沙漠公路。

    原本是一望无际的大荒原和戈壁。

    但行了三个多小时之后,嬴扶苏突然眼前一亮。

    一条大河出现正在了视野的尽头。

    而视线的尽头,映入眼帘的绿色也比这几天见到的绿色,要多出许多。

    在直道的路边,开始能够看到一些村庄,村子里冒着缕缕炊烟。

    路边开始有了阡陌和耕田,有身穿短衫的黔首,正在田里劳作。

    嬴扶苏根据之前冯职和蒙恬的描述,基本判断,这里已经到了上郡的边缘。

    也就是上郡最北边的一个县。

    这里以前是大荒原,没有路,也没有村落。

    前几年的时候,始皇帝从陇西、咸阳附近,迁了三万户老秦人到上郡,其中的一部分,就在这里。

    秦人刚被迁来的时候,这里什么也没有。

    没有房子,没有耕地,也没有人烟。

    虽然拜爵一级,但是上郡实在在这个地方拿不出来那些赏赐以对应爵位。

    冯职便用免除赋税和徭役三年的政策,安置了这些秦人。

    没有房子,老秦人自己烧土盖房;

    没有耕地,老秦人自己开阡陌交通;

    没有人烟,老秦人就将自己变成了这里的人烟!

    这让嬴扶苏想到了‘建设大西北’。

    华夏人就是这样世世代代,迎难而上,与天斗,与地斗,永不言弃,和这片土地永远绑定在一起。

    不过冯职说过,自己虽然免除了这里迁来秦人三年的赋税和徭役,但并非是将这些秦人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

    冯职深深明白,只有靠着国府的力量,这些秦人才能真正在这里安定下来。

    一年以来,冯职给这些秦人黔首提供粮食和种子,又派了专人来帮助和监督秦人在这里开荒耕作。

    专门从肤施县和合阳县等几个大县,调派了医者、村吏、县兵,给这些老秦人提供各种帮助。

    驱逐野兽,适应环境。

    目的则只有一个。

    老秦人,要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扎根!

    直道两边,终于不再是荒野和戈壁。

    变成了广袤的田野。

    田里种满了粟米,饱满的顶端已经弯弯地垂下。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将会是一个丰年。

    秦军骑士有人打趣,向小米儿喊道:“粟,你看!田里好多你嘞!”

    这番打趣,引来所有人哈哈大笑。

    小米儿也咧着嘴,露出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