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二章 【视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十二章 【视察】 (第3/3页)

扶苏带着两千骑军和步军校尉,大致巡查了这片三郡交汇之地的情况。

    穷山恶水,说得便是这种地方。

    三郡交汇,便是三郡皆管。

    可三郡皆管,就是三郡都不怎么管。

    马匪穷,山贼穷,黔首更穷。

    当年这里是秦国和赵国反复拉锯争夺的地方,连年战争,民不聊生。

    好不容易秦灭六国,息了干戈,但匪患又起。

    步军校尉向嬴扶苏解释道:“这里的村子,出则为匪,入则为民。说是民,但已经与匪无异。以前这里还有商队来往的,但商队多被劫掠,死伤者众。后来就没人走这条路了,这里便更穷了。”

    但嬴扶苏却敏锐地发现,步军军营中的材官(步兵),军容军纪极差。

    一些军士身上,带着人骨做成的饰品。

    步卒看向自己的眼神中,也带着一种猎人看向猎物的打量。

    这种打量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常年形成的习惯。

    军纪都不怎么样的军队,在这种地方,便也很难说清楚,到底是兵,还是匪。

    恐怕也是,入则为军,出则为匪的。

    不过,嬴扶苏在太原郡的兵力不足,即便是发现了这些隐患,也是无能为力。

    先稳住军队便好。

    就像当年大秦对待六国田制,分明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但也只能徐徐图之。

    嬴扶苏给校尉升爵一级,从公大夫到了公乘,希望校尉继续竭力剿匪,忠于职守。

    校尉自然感激涕零。

    嬴扶苏在步军大营住了一夜,但并没有睡好。

    总有些心神不宁。

    而两千铁骑,也是夜不卸甲,没有放松任何警惕。

    第二天一大早,嬴扶苏启程回了晋阳。

    将五千步军安抚得当,嬴扶苏总算是了却了心中一件大事。

    回去的路上,便不再着急,而是缓缓行进。

    沿途去了太原郡的几个县,分别视察一番。

    太原郡的民风,和上郡,完全不同。

    上郡秦人的民风拙扑,憨厚中带着一种倔强和野蛮。不甚爱说话,但有来客,还是尽最好的食物招待。

    而太原郡则是民风彪悍,官吏黔首都比较爽朗,比较善谈多言。对客人并不会倾尽所有,只是寻常见礼。不过赵人一个个,都很是高傲,颇有侠士风气。

    都说秦赵同源,但千年下来,民风早已不同。

    只是那些赵人,看向秦人的眼神中,都带着隐隐的敌意。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