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四章 【推行新粮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四章 【推行新粮政】 (第2/3页)

般,从未断流。

    我们还是说着一样的话,写着一脉传承下来的方块字。

    生活在同一片土地,喝着一条河里的水,拜着同样的祖先。

    我们同样为炎黄子孙。

    知道女娲造人和精卫填海。

    也从小学过大禹治水和大羿射日。

    天漏了,我们补天!

    发大水了,我们开山治水!

    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阻挡住我们这个民族!

    而且,嬴扶苏能够哼唱这歌,是因为自己想家了。

    这些秦人骑士,哼唱这歌,却也是因为想家了。

    同是思乡之情,更让情绪共鸣。

    而滔滔大河。

    却仍是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终日浩浩荡荡,永不停息地奔流而去。

    嬴扶苏忽然觉得,两千年的历史鸿沟,似乎也不那么难以跨越。

    大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不过这位母亲却也是位‘严母’。

    以经常决口和经常改道而闻名。

    不过嬴扶苏率军从这里北上的时候,大河此时的水位倒是并不高。

    今年少雨,有些许地方出现了一些旱情。

    大河水位,也算是往年之中,比较低的。

    总体上来说,倒是不算灾年。

    很多地方的田收,也都还算不错。

    古代的农民靠天吃饭,其实农业是非常脆弱的。

    遇到水旱或者蝗灾、病害,就会饿殍遍野。

    今年比起前几年,动辄便出现大规模的蝗灾和旱灾,已经要好许多许多了。

    嬴扶苏甚至和冯劫算过,太原郡今年的税收,能供二十万大军吃上个小半年的。

    不过要是在经过长途运输的折损,可能存量却要大打折扣。

    上郡的粮仓被焚毁,存粮锐减三分之二。

    短时间内是没问题的,但却绝撑不到明年秋收。

    嬴扶苏和蒙恬,都为了粮食的事情很是头疼。

    最迟到明年的春天,就必须得想办法搞来粮食!

    嬴扶苏带着大队骑兵从晋阳城出来。

    一边向北走,一边也是体察了太原郡的风土民情。

    太原郡南边超过三分之二的地方,粟、菽都已经秋收结束。

    秋收结束,各县的田租也就基本交清。

    太原郡的官吏们,办事效率还是很值得称赞的。

    粮食在晾晒之后,会入库存储。

    嬴扶苏对上郡着火的事情有心理阴影,于是要求太原郡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