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可怜的一家人 (第2/3页)
走近了才看到,原来是宋小海在摆弄几只地牯牛。
这地牯牛并不是那种可做菜的植物,而是一种喜欢在干燥的沙土里生活的昆虫,每次钻地之后,会出现一个小凹槽,学名不太清楚,反正山里人都喜欢那么叫。
此时的宋小海便不断地把地牯牛刨出来,然后又扔进沙里看着它们钻进地下。
如此重复,也亏得他只有四五岁的小孩子心性,才能耐着性子重复着做这件事。
李翰林则不急不躁地蹲在他身边,微笑着看着他,时不时说些什么。
“李医生,你怎么来了?”虽然有些不明白为何李翰林会出现在自己家,周昌菊还是走过去打了声招呼。
她想不通,自己离开村小的时候,李翰林还在,却先自己一步到了家里。而且看样子,来的时间还不短了。
事实上,李翰林走的是近路,以他的脚力,正常情况下走,速度也是周昌菊的五六倍。
“周大娘,您回来了啊!”发现周昌菊进门,李翰林站了起来,微笑着回应道。
周昌菊离开村小后,他跟蒋秀琴等人聊了聊周昌菊的家庭情况,所以决定还是帮一帮她。所以根据蒋秀琴的指引,提前到了她家。
是宋小海给他开的门,刚看到他时,还真被他一米九几的个子给惊了一下。
在山里,大多都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卖劳力,个子普遍偏矮。很多成年汉子连一米七都到不了,所以宋小海能长到这个个头,属于相当罕见的。
在周昌菊没回来之前,李翰林就已经给宋小海检查过身子,发现他身体并没有任何毛病,相反,他身体素质还格外的好,就算是他没得到仙鼎之前,单拼力气,都比不上宋小海。
所以跟蒋秀琴说的没什么出入,宋小海的问题出在脑子上。
他当即便用灵气检查了下,还真的在宋小海的脑袋里找到了不少淤血块。
淤血块不少,而且随着时间的积累,已经严重压迫了脑神经,这便是宋小海为何心智只有几岁的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