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章 转机 (第2/3页)
后到的秩序排着队,刷卡或付现金后,从一位穿着白马甲的渔市码头管理人员手中,领一顶蓝色的布帽子戴到头上,好奇的扭头向身后一个满脸络腮胡,浓眉大眼的高壮男人问道:“大叔,请问下。
那顶帽子有什么用,为什么每个人都花那么多钱买?”
“那帽子不是卖的,看见上面绣的编号的吗,交十万的保证金,领一顶帽子,到渔市里买鱼的时候,那些拍卖渔获的家伙就凭帽子上的编号认人,要是有谁乱报价,最后不出钱保证金就没收。
真买了货,保证金可以抵十万货款,没买货,离开的时候可以凭帽子把钱拿回来,”高壮男人哭笑不得的随口回答后,打量了张木子两眼,好心提醒道:“这是全国的渔市码头的行规,年轻人,你连这都不懂就来拿货,真是…啧啧。
海货不能存,砸到手里就亏到底,没经验的话,这份钱可不是那么好赚的。”
“谢谢。”张木子不置可否的笑笑,不再开口,转回头继续排队,轮到自己时便刷了十万圆币,领了一顶蓝帽子戴到了头上,迈步走进了渔市。
边长百米以上;
东南西北开着四面可以容纳载重量最大的货车并排行驶的大门;
天花板上密布上上百盏的顶灯,将地面上的一切照的清清楚楚的卖场中此时人声鼎沸。
就见数不清的,穿着蓝色工装,胸前罩着黑皮围裙的捡鱼工,将一堆堆刚从渔船上卸下来的海鲜熟练的按品级分类,有的用冰块冻住,有的直接铲上推车,送到各处身穿红马甲的拍卖师们面前。
草草看一眼海货的品质,胸口挂着只铜哨子的拍卖师,马上便订出了价格,向身旁的助手交代几句,那助手便举起手里的扩音器,大声喊出要卖的海鲜种类、品相和起拍底价。
于是在一声声,“金鳞鱼、金鳞鱼、三斤一尾的金鳞鱼,底价三百元一公斤,五百公斤起拍,总重三千五百公斤,物美价廉啦…”;
“青壳大海蟹,七百五十克一级品,底价二百六十元一公斤…”;
“大爬虾,深海大爬虾,长度五十厘米的二级品,底价…”嘈杂至极的吆喝声中,一个个脑袋上带着蓝帽子的买主们,便嘴巴里挑肥拣瘦的朝自己感兴趣的海货聚了过来。
凭着经验和感觉,觉得围在面前的买家已经足可以将‘货’吞下,拍卖师便开始拍卖,期间买、卖双方反而再也没人讲话,而是不断打着手势议价。
一阵比手划脚后,随着最高价的出现,拍卖师一声哨响,结束拍卖,立即伸直双臂直冲买主,身旁的助手马上麻利的将买主头顶帽子的编号记在平板电脑上,之后示意捡鱼工将海货运走,至此便算完成了一轮交易。
茫然的走在‘卖场’中,张木子在一旁看得一场场为时不过几分钟的拍卖,只觉得眼花缭乱,一时间哪里能了解到其中的关节。
这样手足无措的浪费了十几分钟后,突然一声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