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5信陵九等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65信陵九等爵 (第3/3页)

  其中,自上等兵至少尉,不发俸禄军饷,而是赏赐田产给他们的家人,若是无家可归者,亦将其应得之数记录在案,待其退役后一并予之。自中尉至上校,不赐田产,而是按季发放俸禄,俸禄中粮食、金钱对半。除此以外,每晋爵一级,都有相应的金钱赏赐额度,如列兵晋爵上等兵,赐五金,上等兵晋爵公士,赐十金,此类赏赐在其应得田产、俸禄之外,只在爵位提升之际发放。

    这些东西都公布了之后,无忌饶有兴趣地观察着属下们的反应,看到他们的不安和疑惑渐渐隐去,眼中闪现的,更多是跃跃欲试的渴望。

    人往高处走,谁不想加官进爵,封妻荫子?

    然而对于普通人而言,做官的路基本上没戏,打仗、赢得战功乃是更为可行的途径。因为他们没有后台、没有背景,也没有读书识字的机会,只能凭着一腔热血和一身蛮力奔赴战场,命悬于颈,搏一世功名。

    无忌仔细研究了魏国的军事编制之后,发现基层的士兵很难得到晋升,这或许是阻碍他们奋勇作战的因素之一。

    所以,他才参考了秦国的战功授爵制度、结合后世的军衔制,拟出了适合目前状况的“信陵九等爵”。

    受权力的限制,这九等爵位现在还只能在军中施行,无忌暂时还没办法把它推广到全民范围。但是考虑到无忌在数年之内,都将施行募兵制,因此这九等爵位,也可以认为是无忌在常备军中建立的节级系统。

    详细介绍了九等爵位之后,无忌马上又公布了第一批授爵名单。

    前次无忌率领骠骑营出阵,参与五国伐齐之战,骠骑营的将士们立下了不菲的战功。但因为骠骑营的编制不属于既有的魏军体系,因此在战后论功行赏时,只赏赐了金钱粮饷。

    当初随无忌出征的八百骠骑,经历济西、陶邑两战之后,死伤枕藉,归还大梁城时仅剩三百余人。再扣除少许残疾者和不愿意做职业士兵的人,当初那八百人,现在仅有三百人在无忌麾下了。

    根据他们此前的战功,几乎人人都被授予了爵位,亦有不少人连升两级,一举从列兵晋爵至公士。

    此后,无忌便依照九等爵位的规制,重新任命军官。当初那八百骠骑中的百夫长,大多做了新军的中尉,很多公士爵的老兵则是做了伍长。

    重编后,无忌任命庞煖为上尉,将骠骑营一千骑。

    至于那三千步卒,则是由无忌自领,命之曰“虎贲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