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 在下范雎,有何贵干? (第3/3页)
到后,竟是哈哈大笑,无忌心头不悦,冷哼一声道:
“别装了,快把你要说的话都说出来,我没有那么多时间。”
“公子当然知道卫鞅的下场吧?他为了秦国殚精竭虑二十年,但最后仍免不了被秦惠王车裂而死。就算是因他主持变法而获益的秦国庶民,也从未有谁在卫鞅逃命的时候接纳过他。公子若是以卫鞅为榜样,殊不可取。”
无忌想了想,发现须贾说的还都对,不由更加烦躁。
错的真的是自己吗?
商鞅当然是一个例子,还有曹老板呢?曹老板当洛阳北部尉做得那么好,后来还……
“后来,曹操因为不容于权贵,辞官回老家了。”
无忌终于想起这个细节,低着头喃喃自语,稍后,他望向须贾问道,“那你又有什么办法?”
须贾面色一喜,侃侃而谈:
“联合宗室,对抗丞相!公子是王上仅有的二子之一,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但正因公子、太子这一代人丁单薄,便更不能与宗室成员有冲突。此时,当结好大司农、宗正两位大人,就日前杖责他们的奴仆一事遣使道歉。以太子权势之重,尚不能压过孟尝君,何况是公子呢?”
须贾讲的话有理有据,让人信服,魏无忌思索以一会儿,也只能点头答应。
那么,谁来做这件事?
魏无忌扪心自问,手底下没有信得过又可以用的说客。
不过……这个须贾既然是主动来投,肯定是带了投名状的,这份投名状,难道就是为自己打点与宗室、权臣的关系?
想到这里,魏无忌已是换上了满脸的笑容,快步来到须贾的身前,伸手搀扶对方:
“须贾先生,真名士也!非常感谢你的教诲!希望你能常伴左右,常常指点无忌,不知道先生意下如何?”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此刻,大梁人须贾正式成为了魏无忌的门客。
无忌的目光转到另一个年轻人身上,发现他身材单薄,面黄肌瘦,与须贾的丰神俊朗、意气风发大有不同。
“无忌斗胆,请教这位先生的大名?”
年轻人看了看无忌,拱手道:
“在下启封人范雎。”
听到这个名字,无忌一愣。
“你叫范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