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孔孟能做什么官 (第2/3页)
将军,我们占领邓州只不过是暂时的,您如此用心治理,一旦撤离,百姓们的生活不还是变成原来的样子吗?”
朱温淡淡的道:“我只求心之所安罢了,百姓也是人,无论任何人得了天下,都必须要百姓来供养,如果百姓都对大齐离心离德,那我们大齐的政权还如何能够稳固?杀戮只能带来仇恨,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特别是对待百姓,如果百姓连生活都生活不下去的话,哪里有多余的钱粮来供应官府和军队的开支?一个国家又如何能够正常的运转?”
谢瞳叹道:“如果天下的官员都像将军您这样忧国忧民的话,那样天下的百姓必定会欢呼雀跃,就算是恢复贞观年间的盛世也不是不可能的。”
朱温回头看了谢瞳一眼,心中苦笑,不由的想起了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不自觉的就‘吟’诵了出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y)?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这篇文章朱温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已经背的滚瓜烂熟,可从来没有像现在一般对这篇文章理解的那么透彻过。现在他终于明白范仲淹当年的感受了,当年范仲淹和欧阳修等人力主新政,却一个个都被贬出了京城。他们所处的环境不也很是无奈吗?
谢瞳听了之后心中很是佩服朱温的“文采”,他谢瞳读了一辈子的书,也自负文采,却哪里想到朱温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一副阅尽沧桑的感慨?哪里能想到朱温年纪轻轻就能“写”出如此‘精’彩绝伦的文章?
他不由的出口赞道:“好一个‘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就凭将军这一番话,我谢瞳一生一世就算是为将军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虽然我只不过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儒生,而且也已经垂垂老矣,可我自信还可以为将军稍出绵薄之力,以造福天下苍生。”
朱温听了谢瞳的夸奖,知道他误认为这些话是自己说出来的,可偏偏范仲淹这时候还没有出生,想解释也无从去解释,只能摇头苦笑,心中暗道“老范,你可千万不要怪我盗用了你的版权啊,我可真的不是故意的。”
朱温叹道:“子明啊,我不过只是一介武夫,征战沙场,冲锋陷阵可能还有些能力,说到治理百姓,还是要像子明这样的人才才行。等以后天下安定下来,我自会举荐你为一方父母,可莫要辜负了百姓就好。”
谢瞳感‘激’的道:“谢瞳空活了五十年,读了大半辈子的书,连一个进士都没有考上,竟然得将军如此信任,谢瞳不胜惭愧之至。”
朱温微笑道:“是不是进士不要紧,要的是有那个能力才行,如果你没有那个能力,就算你有孔孟之才,我也不会多看你一眼。孔丘有学问,可孔丘相鲁,依旧改变不了鲁国亡国的命运。他是一个合格的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