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这就是历史 (第2/3页)
他已经经历过一次死亡,他清楚的了解死亡代表着什么,死亡就意味着你以后再也无法见到你的亲人、朋友、兄弟。如果他死了,谁去照顾两个年幼的侄儿?自己又如何能够面对为自己而死的朱存?
虽然他不知道朱存算不算是他的亲哥哥,可他一直是把他当成亲哥哥看待的,朱存也一直对朱温这个弟弟爱护有加,并以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弟弟的平安。朱存临死的那一刻,朱温终生都不会忘记,对朱存的两个儿子,他朱温一定会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
就算是为了两个侄儿,朱温也一定要让自己变强,一旦有人伤害了他的亲人或者朋友,无论他是谁,朱温都一定会让他们付出沉重的代价!他清楚的知道,在这种‘乱’世,只有比别人更狠,才能够真正的生存下去,如果你跟他们讲仁义道德,给他们讲道理,那么你的唯一下场就是成为别人铁蹄下的冤魂。
朱温目光坚定的看着窗外的夜空,用大脑去想象着长安城被洗城的画面,那些影视剧中的屠杀场面纷纷涌入他的脑海,可他清楚的知道,那些影视剧中的屠杀场面,根本无法跟真正的屠杀相提并论。因为他在广州就亲身体会过屠城的惨状,并且下达屠城命令的就是朱温自己。所以今天他朱温没有任何理由去谴责孟楷或者是黄巢,因为他知道,人在愤怒的时候根本没有任何理智可言。
“徐怀‘玉’也应该到了许昌吧,也不知他能否成功的刺杀掉那个老太监杨复光?有没有遇到什么危险?或许我真的不该让他去许昌,我自己都几次试图改变过历史,可却没有一次成功过,又何必去让徐怀‘玉’去冒这个险呢?”朱温想。
可他又想到,如果没有自己,五代的历史会不会真的按照原来的轨迹发展下去?如果没有自己的出现,有可能黄巢的义军早在三四年前就已经被剿灭了。还有东都洛阳的那次,如果没有自己的努力,刘允章真的会投降吗?还有一个对江南形势影响巨大的吕用之,也可以说是朱温给‘弄’到高骈身边的,如果没有自己的刻意安排,能征善战的大唐第一战神高骈岂会坐视黄巢横渡长江穿越千里长淮而不顾?
到底是朱温的到来造就了唐末这一段的历史,还是既定的历史轨迹不得不如此发展?朱温宁可相信前者,他完全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自己的到来,这一切的一切将会是另外一个样子。有时候他真的想一个人隐居深山,不去理尘世的纷‘乱’与杀戮,可如今的天下真的有那种没有纷争与杀戮的地方吗?朱温不知道,但他清楚的知道隐居的日子并不好过,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为了能够活下去甚至不得不以乞讨为生,最后还是在街头冻饿而死。
他不想过那种以乞讨为生的生活,更不想冻饿而死,所以他只有奋斗,努力的在这个‘乱’世生存下去,不管以后如何发展,他都要尽自己的努力去尽快的结束这段纷‘乱’的局面。为天下黎民苍生,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