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一八章 大梁银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一八章 大梁银行 (第2/3页)

点深得普通民众们的欢迎,可是富商大贾们就有些不高兴了,不过这也是在朱温的情理之中,无论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碗水端平的。既然有受益者,就一定会有利益受到损害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朱温还招募了一批‘精’明干练的账房先生,经过朱温短时间的亲自培训过后,宣武军控制之下的汴州、宋州、亳州都开办了银行。让那些经济紧张的贫民和刚刚低价买到田地的贫民可以在银行里借贷,每年收一成的利息,这可比当时那些富商或者是地痞们放的高利贷要好多了,高利贷是利滚利,几乎一个月的利息都要两成,一年就要翻两番。

    有钱人也可以把银子存在银行里,每年可以收半成的利息,由于这银行是宣武军以官府名义开办的,所以很多中等阶层的人又没有什么大买卖要做的都喜欢把银子存进来。可一些大的富商大贾却不屑于去挣那半成的利息,再说了,他们也怕存在那里不安全,还是放在自家的地窖里比较稳妥。

    虽然只有一些中等收入的人存款,暂时还不够那些贫民借贷的多,幸亏只有三州之地建立银行,朱温投入了五十万两银子作为启动资金也差不多够用了。朱温还借鉴了现代银行的管理办法,凭借存款文书还可以异地提取现银,不过要缴纳一定的费用。

    鉴于在古代‘交’通不便,运送大量的现银极其不便,一般商家若是运输大量的现银还要雇佣镖局来负责安全,‘花’用也十分不菲,所以这个制度一公布,有很多大的商家也都愿意把钱存进银行,不过银行也事先声明,存款时间不足一年的没有利息可领。

    但那些大的商家哪里在乎这个,光不用雇佣镖局的费用就可以节省很大一部分开支了,对于这一点利息和手续费他们那里会在乎。更何况他们大多数时候都是这边存了银子,到了那边就取出来用,主要也就是为了省去雇佣镖局的费用,银行的手续费相对来说比镖局的费用要便宜很多,这也是银行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由于宣武军的治所在汴州的大梁城,朱温建设的银行的总部当然也设在大梁,银行的名称就叫做“大梁银行”。

    这个计划早在朱温离开大梁之前就已经付诸实施了,朱温只是把详细的流程和具体思路告诉了敬翔,还有那一批优秀的账房先生,具体的办法就由他们去‘操’作。这时候将近年底,三个州的三家“大梁银行”已经建了起来,营业正在逐步走上正轨。

    朱温也曾微服到大梁银行亳州的分行去巡视过,账房的先生们也都十分和蔼可亲,很耐心的为前去办理业务的人讲解着他们借贷一年要缴纳多少利息、存现银的话一年可以得到多少利息等等的细节,还有借贷需要用田产或者房产做担保等等。

    出于朱温的建议,大梁银行的几个办理业务的柜台窗口都用铁栅栏与外边隔开,以防止有什么歹人前来捣‘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