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88节 刘世允的替代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688节 刘世允的替代者 (第3/3页)

单论这家公司对于韩国搞笑事业的贡献,可绝对算的上是颇有成效了。在《两天一夜》第三季的某一期节目之中,金俊浩不是去釜山参加了一次全球性的搞笑艺人聚会么?事实上,那一次的聚会就是由金俊浩创办的CoKo公司牵头组织的。

    金俊浩一心想要在搞笑事业上做出成绩来,还是如同历史上一样创办了CoKo公司,和拥有雄厚资本的李景元不一样,他身为一个搞笑艺人,本身的资本并不是很充足,所以,想要把公司做大的话,就必须要寻找一些合伙人才行。

    历史上,金俊浩找到了金宇钟作为合伙人,而在李景元穿越之后的时空里,他则是找到了李秀根和另外几个搞笑艺人的头上。虽然这些人之中的任何一个单独拿出来都算不上有钱,但集中起来的话,这些人拥有的资金已经足够组建一家新的公司了。

    与其找一个不是搞笑艺人的资本家来做合作伙伴,不如找一票更有共鸣感的搞笑艺人来一起合作。出于这样的想法,金俊浩才找到了李秀根等人。

    或许是也有同样的想法,想要在发展搞笑事业这件事上出一把力,或许只是单纯的想要帮助一下朋友金俊浩,又或许是想要和金俊浩一起照顾一下将要签入公司的那些后辈艺人。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之后,李秀根就还是拿出了一笔钱来,投入到了金俊浩的公司之中,并在这家公司里得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理事职务。

    或许有人要说了,签进了CoKo公司之后,旗下的艺人了,相应的,公司为旗下艺人提供的那些福利么?如果只是年终奖什么的也就算了,可是在年底的那一次内部活动中,李景元不是说了公司会给艺人和职员提供住房优惠么?在这种前提下,跑去签约CoKo是不是太傻帽了些?

    其实这里面也有一点点说道。公司转出来了,但是,公司。

    在李景元加入之前,公司的业务范围还并不是很广泛,但是有了李景元的资金支持之后,公司内部就又组建了一些新的部门,给艺人和偶像以及练习生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服务。

    在这些服务或者说是措施之中,就包括了各种课程。原本就有的演技课、声乐课、舞蹈课等等课程都得到了更多的师资力量,而原本并不是长期开办的外语课,以及为了不让练习生们的学业被耽误而开办的数理化课程,也得到了资源而变成了长期课程。另外,为了培养艺人们的艺能感,公司里还开办了一项专门的综艺课程,并请来了不少专业的搞笑艺人在其中担任教师。

    李秀根,公司里担任艺能讲师的搞笑艺人之一,实际上,在他还没有加入《两天一夜》还没有走红的时候,他一直就是以担任娱乐讲师的工作来养活自己。

    本身很有能力,而且讲师的工作也比其他搞笑艺人做的更熟,所以,在其他搞笑艺人还是临时工,偶尔被邀请来讲课的时候,公司签下了一分正式的合约,公司旗下为数不多的长期娱乐讲师中的一员。

    也就是说,李秀根虽然和金俊浩一起合作组建了CoKo经济公司,公司转走了,但那仅仅只是他在演艺工作上的合约而已。就如同一个两栖艺人将自己的歌曲合约和电影合约分别签在两家不同的公司一样,李秀根的演艺合约签到CoKo公司,公司签下的那份讲师合约。

    还记得李景元在公司内部聚会上说过的话么?他说的可不是‘只有艺人能享受到福利’,而是‘公司旗下的所有艺人和职员都可以享受到同样的福利’。也就是说,公司签下的娱乐讲师,公司提供的福利的。

    但话又说回来了,虽然还是可以享受到一些福利,但李秀根的经纪合约转出去之后,公司时要有所减少,而且,这个减少的幅度还不小。

    这点钱对于李景元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而已,但对于李秀根和他的家庭来说,却不算少数了。事实上,正是因为看到了李秀根宁愿放弃这些利益,也要和金俊浩一起合作,去推动搞笑事业的发展,李景元才不自觉的对这个哥哥有些佩服起来。

    话说的有点远了,总结一下,就是‘公司’。而这个理由,就是李景元和PD作家们在商议人选时没有将李秀根放入候选名单的第二个理由。

    还有第三个理由。说起来,和前两个理由相比起来,第三个理由就可以算是李景元的私心了,事实上,在选择人选的时候,李景元并不是仅仅把李秀根排除出了候选名单,而是把和他相熟的那些哥哥们都下意识的放到了候选名单之外。(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