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荷兰人逝去的青春(求订阅~) (第2/3页)
出点血也正常吧,这些工匠可是拿士兵的命换回来的。”郑轩倒是说得大义凌然。
明洪有些郁闷呐,“免你一艘600吨的船怎么说?”
“你这是在打发你哥吗?至少也得三艘1000吨的四级舰。”
“那我船坞就没法赚啦,三艘1000吨呐,大哥你以为是集市上的白菜?造价就要二十万两以上,那我可不要这批船匠。”
“唉,这就伤感情了。”郑轩慢悠悠地拿出卷烟,放进明洪手中,“你看,我可是捞了不少大清的船只回来,白送了你十艘,材料不是能省下大量钱来吗?
而且码头停得不止十艘船,带回来怎么说也有三四十艘,能够让老弟你吃很久的材料,
如今宜兰军部的订单极多,1500吨的三级舰至少也得造四艘,这1000吨的十二艘,600吨的也要二三十艘,这么大的订单,足够让你富的流油了,出一点血也很正常吧。”
明洪嘴巴说的难堪,内心也不断在盘算,这几乎是大买卖呀,盈利不少,但他还想讨价还价。
郑轩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最近我打算开一间邮政局,要专门的海船负责运输,双桅帆船可能也需二十艘。”
明洪二话不说,点头默许,事情也就成了。如此多的订单,比这几年订单加起来还多,能够让船坞吃好几年。
之后郑轩也好奇的跟着,明洪去到他的船坞,离钢铁厂不远的地方。
宜兰的海岸线三十多公里,能够寻找到适合建造船港的选址也非常多,甚至有些地段有好几公里的优良港湾,适合搭建船坞集群。
船坞选择就是在这地方,未来还能继续扩容。
此时的船坞,可是有六座三层楼高的厂房,大量的木架正在修建。
里面的设备也越发规范,比如牛力滚动转轴,畜力起升器,还有许多奇奇怪怪的设备,郑轩自己都不认识。
但能够确定的一点,许多都是从荷兰进口的,而后进行仿制。
毕竟在这世纪,荷兰可是出了名的造船工业发达,一百年的时间里,下水了将近一万多艘船,战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