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长亭送别 (第2/3页)
也是从那时起,宝钗才知道,原来从书上看到的沙场的残酷,远远赶不上身边人亲历的深刻。
贾琏在家里看起来那般风光,似乎无所不能,也只是因为他鲜有将外面的刀光剑影带进家里。
他的荣耀,不是凭空而来。
忍不住用手指轻轻抚过那道伤痕,宝钗忽道:“琏二哥哥此去,可是另有要务?”
“为什么这么问。”
“我只是觉得,琏二哥哥这次出门前的情绪,和以前有些不一样,也不知道是不是钗儿多想了。”
宝钗去过天津卫,也知道贾琏在天津卫主要负责的事情。
她不觉得,那些贾琏明显得心应手的庶务,能够让贾琏表露出这种如临大敌的姿态。
她更是知道朝廷在辽东的战局不利,也知道贾琏几次进宫请旨出征的事情。
几下里结合,她有些猜测并不难。
但是她和凤姐儿一样,不想贾琏涉险,因此不愿意那么想,更不愿意那么说。
贾琏有些诧异的回头瞅了宝钗一眼,沉默了一下道:“好了,我要走了。”
说着站起来,将锦袍往身上一裹,便要往外走。
宝钗正欲起身相送,却见贾琏又走回床前,将她半身抱在腰腹间,几个呼吸之后突然低声道:
“照顾好自己,等我回来就娶你过门。”
不等宝钗回味过来这句话的全部含义,就见贾琏已经大步离开了她的闺房。
宝钗自知穿戴不及,也只能呆坐沉思。
忽见莺儿端着一个铜盆进来,有些幽怨的道:“二爷也不知道怎么了,人家叫他也不理人。”
宝钗不觉将光洁的身子往床内缩了缩,道:“他着急赶路,许是没有听见。”
莺儿“哦”了一声,心里却道:什么着急赶路,什么没有听见。
在姑娘身上他就有时间,和姑娘说话他又听得见。
不过这也是好事,莺儿很快就不在意了,将水盆端到床前,放到脚凳上,笑道:
“既然二爷走了,那我来服侍姑娘吧。”
在天津卫她做这些善后工作都是熟了的,因此麻溜的很。
……
贾琏没有去和薛姨妈辞别,直接走出薛家大门,带上自己的人马踏上行程。
火器营是昨晚连夜出的城,今日晌午前就已经出发赶往天津卫。
而云光的五千人马,贾琏也让宁康帝调到天津卫,他来做统一的运筹安排。
这一战,以大国对弱邦,以火器对长刀,以奇谋对蛮力,他把握很大。
但是正如他对凤姐儿所言的那样,他很惜命。
所以,哪怕已有定谋,他也不会有丝毫的疏忽和自大,他必须亲自统筹全局,将所有能够用的力量,发挥到应有的地方。
他不会容忍有任何人坏他大计。
天津卫经过他两年的经营,可以说是他的第二个大本营。
且在那个地方,没有比他更有权力的存在。
所以,在那里,他这个荣国公,能够调动所有的资源。
这也是他不在京城多待,选择天津卫做点将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不引人注意,他让火器营先行,自己则带着自己的亲卫队从后赶上。
奔出东城门十余里,忽见路边凉亭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