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六章公田的两种生产制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六章公田的两种生产制度 (第3/3页)

人的财富提升。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吃饱肚子是天下大治的第一步基础。

    “事实上在这之前,我已经将这本书呈给朝廷了。”

    这之后,刘备的话好像一瓢冷水,当头泼了下去:“三次。”

    “……”

    农稷从事们被这话冲得发愣。

    “结果你们也看到了。”

    “……”

    “无论如何,朝廷没想过那么做。

    没有人手吗?

    有什么顾虑吗?

    或者只是单纯的不重视,单纯的懒政?

    或者,因为别的什么原因?”

    刘备的眼神扫过那些世家子。那些世家子莫名的觉得有些羞愧,纷纷偏过头去,不敢与他对视。

    “好吧,无论怎么说。”他重新露出了笑容:“无论朝廷为什么不这么做。至少在冀州,我们可以自己推行这些政策。我与诸君共勉,此事拜托了。”

    听他这么说,再看着刘玄德向他们深施一礼,农稷从事们这才松了口气,然后也向刘备行礼:

    “敢不领命。”

    就这样,又一批农稷从事快马离开,以最快速度前去赴任。

    他们的任命非常符合汉室异地为官的传统。

    从最北方的常山、中山出来的人,要去最南端的魏郡为官。

    从最东方来的清河,河间的农稷从事,要在西方赵国为官。

    具体到县,乡要求就是,务必要让他们与当地的联系越少越好。

    其中计算量非常大,更需要熟悉冀州各地世家内情……如果是在之前,这一系列任命够刘备头大的了。然而现在么。

    刘备有了一位足够优秀的苦力。

    我是说足够优秀的助手。

    他精力旺盛,才思敏捷,计算能力出众——尤其是在学会了刘玄德教他的珠算法之后。更重要的是,他熟悉冀州各地世家内情。

    事情交给他,只用了两三天就全部搞定了。让刘备省心省力。

    嗯。

    是的。

    他就是徐庶,徐元直。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