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六十六章 一座县衙的日常 (第1/3页)

    与李保一家境况相似的农户可以说遍及整个平凉府。

    崇祯九年至今,数百万陕北受灾农户被有序地迁移到平凉府、凤翔府、临洮府、西安府下属州县。

    在各种有效举措的助力下,经过三年多来陕西行省上下诸多官吏的不懈努力,整个陕西省境内因为饥荒导致黎民冻饿而死的现象几乎绝迹。

    大片荒芜的田地被开垦成了良田,各种水利设施也是日臻完善,有力地支撑了陕西全省粮食自给自足的良好局面,并且这种良好的势头正在持续。

    朱由检在闻讯后,给陕西官场下达了新的任务,那就是在积蓄加大开荒拓田、兴修水利的基础上精耕细作,力争使陕西粮食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功成后,表现出众的官吏将会得到超擢。

    正是这种官员升迁途径的畅通机制,极大地刺激了各级官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年都会有数量不同的官吏得到拔擢重用,他们空下来的位子也是优先从本地递补,对于朝廷这种不同以往的选拔策略,陕西上下各署衙大小官吏们表示了热烈地欢迎。

    如果朱由检亲临陕西视察的话就会发现,现在陕西官场的作风已经与千百年来历朝历代完全不同,现在陕西官吏们的状态更像是后世新中国建立之初,全国上下官民一心、奋发向上的样子。

    官吏们已经习惯于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不论是各级主官还是佐贰吏员,绝大部分人对于脱离实际的工作作风非常的排斥。

    日常之时,衙门中很少看到有人有混日子的状态,尤其是那些吏目书办们,这些出自本地的基层吏员,更热衷与给家乡父老办实事,在力争已出色的政绩升迁时,也能为自己留下一份好名声。

    自从朱由检下旨,打破官吏之间唯身份升迁的陈规后,在吏部以及巡察御史、锦衣卫等有司先后给出的考察报告后,数以百计能力突出的吏员得以晋升到流官的行列中去,使得更多优秀的治理人才有了施展才能的平台。

    这一日下午申时,县衙散值的时辰到了,卫护县县丞崔世生将手头的文档归置到一起,站起身来舒展了一下身体后便准备去知县田一农的公房中走一圈,问问明日还有何等比较急的公务需要优先办理。

    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