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九十章 未来的接班人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百九十章 未来的接班人选 (第2/3页)

止傲慢之处,这种随和亲切的行事作风极受他人的喜爱。

    就连年纪尚小地朱慈烺,在休沐时回到宫里后,也是不止一次的提到孙克敌的名字,言语里对这位大他七八岁的世家公子也是不吝赞美之词。

    为此,朱由检还专门命锦衣卫安排人手,搜集孙克敌相关资料,一边对这位名臣之子有着更加确切的了解和认知。

    孙克敌是去年朱由检特地点名安排到湖北去的。

    朱由检心里清楚,历史上有不少看上去是个人物,实际上却并没有出众才能之人,唯有通过不断地观察和考验,最后才会验证其真伪。

    移民安置工作又苦又累,这种类似于后世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样的形式,才是检验一个人成色的最佳时机。

    如果在艰苦的环境下,孙克敌还能保持现在这种为人处世的作风,朱由检就会把他作为未来太子辅臣来培养。

    如果孙克敌表现出水土不服的样子,那么将来的前途就会有限的很。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两名阁臣家的公子进入到朱由检的视线当中。

    一个是温体仁的次子,温侃。

    另一个就是孙克敌。

    从各方面送来的情报汇总来看,屡试不中的温侃,在司农寺本职工作中表现的相当出色,如果不是他资历过浅的话,朱由检很想把他超擢到一省巡抚这种高官职位上去。

    温侃自从去年率先带着司农寺的相关人员去了湖北后,到现在近一年的时间里,除了因病歇息过数天之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奔波于相关府州县之间,利用积累起来的各种知识,亲自指导农户们进行开荒和耕种,有时吃住也在乡间,甚至端着饭碗蹲在田间地头与农户边吃边聊,这种极为务实地作风令朱由检暗赞不已。

    他从温侃地身上看到了后世新中国建国之初,那批优秀干部的身影,这在封建社会是极其罕见的。

    不管这是出自于温体仁的授意,还是温侃的主动和自觉,这种优良的作风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