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准备就绪 (第2/3页)
定矣西湖雪景,余拏(ná)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hàng 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碗)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吴伟业手里拿着这篇短文,摇头晃脑地诵读着,仿佛已经置身于文章所描绘的景物之中,整个人都与白茫茫的天地融为了一体般。
“梅村贤弟过赞矣!
此文只能算作茶余饭后消遣之作,哪里有贤弟所言之精妙!
不过就是描景叙物而已!”
年过四旬的张岱手捋胡须微笑回道,话语虽然谦逊,但脸上的自得之情却是显露无疑。
“当得当得!
所谓文章,所具之功用,无非就是宗子兄所言,描景叙物,借以抒发胸臆也!
此文虽短,读之却是清丽鲜活。
其一种空灵晶映之气令人遥想神往,寻其笔墨,又一无所有,实为西湖传神写照也!
难怪朝廷将宗子兄安置于此,报纸所刊皆以文字为主,此正是兄之所长啊!”
本来在南京国子监担任司业的吴伟业是在秋末之际,突然接到吏部调令,让他北上来京担任新职,原本以为自己被打发到南京这个被遗忘的角落后,仕途前景已经十分渺茫的他顿时惊喜万分,随即便在数日内交接完本职,带着仆从乘船来到了京师。
其实要是论资历才能,这位(圆圆曲)的作者、后世鼎鼎大名的梅村先生,在仕途之初还是被众人一致看好的。
崇祯四年,年仅二十二岁的吴伟业便会试中榜,殿试候,以一甲第二名榜眼的上佳名次,被授翰林编修,并于同年娶妻,随后在第三年便担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