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冲突与应对 (第2/3页)
基本以木制为主,只有当地大户家佃农才会使用些许质量低劣的铁制农具,由于缺乏先进的种植方式和工具,当地粮食亩产量平均也就七八斗的样子,与现在大明平均一石多的亩产量相比,差距还是不小的。
得亏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不用精耕细作便能每年收获三季粮食,加上各种可供饱腹的果树遍地都是,所以交趾人从来没有饿肚子的感受。
但毕竟都是世世代代庄户人家出身,都懂得铁制农具和畜力代耕的好处,所以当大明移民们开始开荒种田时,不少当地人都偷偷摸摸站在远处观瞧。看到移民们所用的铁制犁头,在肥沃的田地里犁出一道道深深地田沟时,交趾人心里既嫉恨着这些外来户,又多多少少期盼着,新官府能够开开恩,也让他们早日用上这种上好的农具。
在这个家国民族概念尚未形成的时代,就连大多数大明民众都对改朝换代无感,更别说这些思想愚顽落后的交趾人。
郑氏家族长久以来对他们盘剥苛虐,每家每户都是感同身受,大明朝廷把郑氏赶跑,对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讲,也不过是换了个“老爷”而已,并且,新“老爷”貌似比原先的要强不少,至少讲明了免除三年赋税,不过,到底会不会作数,还要看几个月后庄稼成熟时了。
不管是大明境内还是境外,移民与原住民之间发生冲突总是不可避免的。
双方在语言、习俗、生活习惯、争夺某项资源等方向都存在很多差异,而这些差别会导致各方因某件小事而爆发激烈冲突,这也是李怀普将荡虏营将士家眷定为首批移民的目的。
李怀普心里清楚,异地迁移安置,要是移民太过老实,遇到蛮横的原住民,被欺负是肯定的,而朝廷往交趾移民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开疆拓土,更重要的是让原本维持温饱都勉强的大明移民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而要想达成目标,在争夺资源过程中,移民就必须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