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七章 廉价的人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七章 廉价的人性 (第2/3页)

有多好吗?不见得,周朝取代了商朝,但奴隶制变了吗?没有!

    具体的资料如下,让我们好好的看一看到底有何分别:

    中国的奴隶有很多种类,成因也很不相同,总的趋势是从周朝开始,奴隶或者说主仆的人身依附关系一直在削弱,基本承认到战国开始就没有了奴隶制。到民国成立,法律上消除了奴隶的存在。

    在夏、商、周、秦时代,奴隶多产生于战争,从敌方俘虏的平民成为奴隶,也有因犯罪被贬为奴隶的,有官奴和私属之分。

    而汉朝,奴隶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土地兼并而形成的私属,另外东汉末年,人民为躲避战乱,投靠大庄园主,也成为私属。汉唐时期,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良贱之分,如部曲(奴隶的一种)殴伤良民要处死,良民打死自己的部曲,部曲有罪不论、部曲无罪只判徒刑且可以用钱赎免。犯叛逆罪的,全家乃至全族要没为官奴。

    截止宋朝以前,长期受雇于人的,其地位低于良民,也是奴隶的一种。宋朝开始,因雇佣关系形成的主仆关系不再视同于良贱关系。但实际上,私属奴隶的现象大量存在,不过在法律上禁绝了私属奴隶、也不允许将良民卖为奴隶。

    到了元代,由于蒙古族本身实行奴隶制,所以官奴盛行。清初也对汉人实行奴隶制,至雍正年间才废止奴隶制,清初经济繁荣,康熙皇帝采低税负,像明朝一样卖身为奴者实际上已大幅减少。

    中国古代的贱民制度不同于奴隶,乐户、匠户、仵作、牙人、娼妓、甚至宋代的军人在法律上都是贱民,但是他们并不是奴隶。中国虽然没有严格定义下的奴隶制度,但是受到类似奴隶制度而伤害的中国人不在少数。清雍正年间废除贱民制度。

    但奴隶制真的消失了才是笑话,即使到了现代,也只不过是转变为更加隐蔽更加委婉的方式,压榨着广大的劳动人民。

    说到底也不过是偷换概念,比如:一群普通人和另一群普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