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五章 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五章 等 (第3/3页)

体粒子。

    光环主要由亚微米级尘埃组成。环状系统的主要质量(包括不可见的主体)约为10公斤。环状系统的年龄不详,可能在木星形成时已经存在。

    狭窄且薄的主环是木星环系统最光亮的部分。其外部边界位于半径1.806RJ(~129,000kRJ=木星赤道半径或是71,398k并与木星最细小的内部卫星木卫道吻合。其内部边界不受任何卫星定位并位于~122,500k1.72RJ)。

    由以上的数据得知主环阔度为~6,500k主环的外貌依观察角度而改变。受正面散射(sg)的光线(即光线散射的角度相对太阳光的为小)照射的主环的光度在128,600k速下降(刚好在木卫道的内部)并在129,300k到背景等级(badlevel)(刚好在木卫道的外部)。所以位于129,000k木卫以清楚指示出主环位置。

    除了位于128,000k木卫十六轨道附近的部分显著的缺口外,光度越接近木星便越会增加,并在环的中心点128,000k至最高光度。主环的内部边界与此相反,由124,000至120,000k慢地变得暗淡,与光环融合。所有木星环在受到正面散射的光线照射下都会变得特别光亮。

    上方图像显示由新视野号拍摄受到背向散射光线照射的主环,可以见到主环的外部精细结构。下方图像显示受到正面散射光线照射的主环,可以见到主环除了墨提斯裂口外便没有任何结构。

    光环的高厚度的原因在于木星磁圈的电磁力刺激到尘埃的轨道倾角及轨道离心率。光环的外部边界与强力洛伦兹共振(LorentzResonae)(洛伦兹共振是一个粒子轨道运动与行星磁圈转动之间,当它们的轨道周期比例是一个有理数时产生的共振)的位置重叠。当波印廷·罗伯森效应(Poyso)把粒子缓慢拉往木星,她们的轨道倾角在经过时会受到刺激。繁盛的

    主环可能正是光环的开始。

    1979年3月,旅行者1号探测器穿越木星赤道平面时,在离地球6亿千米处发回大量的珍贵照片。出乎人们所料,发现木星和土星一样也拥有光环。4个月后,旅行者2号探测器飞临木星证实了这个结论。但木星光环和土星光环有很大不同,木星光环是弥散透明的,由亮环、暗环和晕三部分组成。亮环在暗环的外边,晕为一层极薄的尘云,将亮环和暗环整个包围起来。木星环离木星中心约12.8万千米,环宽9000千米,环的厚度只有几千米左右,是由大量的尘埃和黑色的碎石组成。这些碎石的大小从1/1000毫米到数十米不等,不反光,肉眼无法看到,以周期为7小时左右的速度围绕木星旋转。暗淡单薄的木星环套在庞大的木星身躯上,发现它确实是极不容易的。它对研究行星的起源和演化有着重要的启示,或许其它行星也有不易看到的环。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