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二章 去、去、去上学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十二章 去、去、去上学2 (第3/3页)

答案写在纸条上传给了她,起身交卷路过陈超桌边的时候,张不伦忍不住特意观察了一下,刚刚还愁眉不展的陈超突然开始作答起来,答案与张不伦给陈群的一模一样,让张不伦友邦惊诧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那个学期,张不伦以双百的成绩拿了全校第一,按照当时厂里规定,凡是所有考试课程在95分以上的孩子可以减免下一学期学费,虽然只有两块八毛钱,仍然让张爸爸张妈妈很是高兴,并且直接从口袋掏出两块八毛钱给他,并许诺这个寒假他愿意买什么就买什么。

    张不伦兴高采烈地拖着金小宝去买鞭炮了,工厂门口一段时间后也开始张灯结彩,贴上了欢度春节的标语,大家在欢天喜地中期盼着1982年新春的到来,彼此间都是富裕安康的种种祝福。

    当然,让张不伦一家和汽车厂所有的人未曾想到的是,那时,中国汽车工业正在面临着一个更大的变局,而这场变局不仅将会对所有的中国汽车企业产生影响,在未来十年,对他们的看似平静的生活,也会产生种种意料不到的影响。

    80年代初,中德合资的汽车项目已经正式在上海落地,让中国汽车人第一次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机械部汽车总局基础上组建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长期作为国务院直属的全国性总公司,担负起全国汽车工业的行业管理职能。一汽老厂长饶斌任总经理,留苏归来的专家陈祖涛任总工程师。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就是在他们这一辈人手上诞生的。

    于是,在他们的执着下,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所有的中国汽车企业也在破茧成蝶的艰难历程中发出阵阵战栗。

    2007年,张不伦在北京偶然邂逅陈老,老人家白发苍颜,依然精神矍铄。作为长征时期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的儿子,中国第一批留苏归来的汽车专家,相当平易近人,丝毫没有半点架子。回忆那段往事,老人家有些动容,拍拍张不伦:“你们厂,不容易!”

    2011年,张不伦送饶斌的儿子饶达老人去车站的路上,已然七十多岁高龄依然在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四处奔波呼吁的饶老,再提及那个年月,对张不伦感叹到:“你们厂,好样的!”

    张不伦深以为然。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