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一章 长二小,我来了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一章 长二小,我来了2 (第2/3页)

远的吴桥。魏林棋告诉张不伦,他的父母亲总是觉得合肥的教育条件要好一些,所以三年级就把他转了过来,现在寄宿在市建筑公司他二叔家中。

    数学课开始了,教数学的是梁老师。进门看了一眼张不伦,有些诧异,但很快就开始了她的课程。当遇到有道题提问见全班没人举手,梁老师还主动喊张不伦起来回答。张不伦上了黑板,很快做了出来。梁老师很赞许地点头,表扬了几句,就几个步骤不规范的地方开始讲解。

    “你成绩不错啊!快赶上许文强了,这种题平常只有他会做!”魏林棋悄悄说道。

    张不伦一愣:“谁,许文强!”第一个浮出脑海的,竟然是,上海滩的那个?

    “对啊,我们班经常考第一的那个。”魏林棋往前一指,右前方一个憨态可掬的小胖子跃然眼帘。张不伦想了半天,也无法把他和那个穿着大衣,戴着礼帽,又高又帅的文哥联系到一块。

    上午时光很快过去,中午下课铃响起的时候,孩子们纷纷向教室外跑去。张不伦拿起了自己的小饭盒,按照寒假里训练了多少次,朝长江饭店方向走去。

    位于长江中路的长江饭店不仅仅是一座单纯的建筑,而是承载着独特记忆和文化的一个地方。上世纪50年代中期,它由上海市66家企业主投资创建,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绝对是红极一时,一度成为合肥市的地标。

    八毛钱能吃住一天,早晨馒头稀饭,中午和晚上都是四菜一汤,这四菜一般是红烧肉或鸡块、炒肉丝、素菜和一盘小炒之类的。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令很多人羡慕的事。

    由于条件好,省市两级诸如代表大会、党代会、妇代会及团代会等,都将长江饭店作为主要接待单位,那时饭店接待能力省内最好,光床位就近一千。有段时间,合肥市的政府交际处,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接待办,就干脆设在了长江饭店三楼,遇到公务接待,吃住行都方便。

    不仅如此,长江饭店挑出的阳台也很有特色,观市容最佳。每逢大型活动,游行队伍、车流人流、立体灯火尽收眼底。1958年9月19日,领袖乘坐敞篷车在长江路上与20万合肥群众见面,能获准在长江饭店一睹领袖风采的可不是一般人,掌握得严而又严,事先审而又审。

    那会流传着一段趣闻,上世纪60年代一次省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