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播 《仙剑二》不二? 第二四二章 猎场与猎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播 《仙剑二》不二? 第二四二章 猎场与猎物 (第2/3页)

地设计和机械化部队诞生以外,更多的是因为他自身的致命缺陷—马匹。马匹的选择,很多时候甚至比战士还要苛刻,胆子过大过小都不行,不听指挥不行,性格有缺陷不行…而一匹合适的战马职业寿命并不长久,马大概可以活20到30岁,扣除掉4、5年左右的生长训练时间,它们的职业生涯一般只有15年左右。可战马还需要再减去几年的衰落期,实际服役时间不超过十年—前提是它能活下去。以骑兵为主的古代战争马匹的伤亡率非常的高,人与马的伤亡比往往在1比3到1比4左右。史料记载,太宗世民征讨高丽,有一支万人的骑兵部队作战七个月,士兵伤亡2000人左右,战马损失超过了7000匹,这个数字非常的精准。再加上战马的后勤补给非常的高,不要以为马匹只吃草,辅助饲料消耗赶上好几名步兵了,如果像游牧民族那样单纯以草料为主食的话无法培养出合格的战马。主播同志,你可以拉近一下镜头,让大家看一下这些骑兵的日常战马喂养,除了高等牧草以外战马每天还要补充一些盐巴和粮食这样的精饲料,最不济也要用带子作物制成的精料,有的时候我们会说游牧民族一人几马作战,可实际上,真正适合作战的战马最多只有一两匹,剩下的只是用来背包驮人当储备粮的杂役马,饲料标准之间更是天壤之别。

    怂货在此(主播):嗯,感谢王女士的讲解。其实大家还记得脚盆鸡部队区别自己主力军团和普通军团的称呼嘛?挽马师团与驮马师团,这其实就是指师团炮兵所用马种。精锐部队一般配装重型火炮,这样就需要马匹拖拽,这种杂役马体格更加强壮,被称呼为挽马;一般部队配装可拆卸的中小型火炮,行军的时候只需用杂役马来驮载,这种体格相对轻巧灵活的杂役马就被称呼为驮马。可无论挽马还是驮马,它们本质上不适合直接上战场厮杀—无论从胆量还是训练都决定了这些马不能当战士,不然一个大号手榴弹就能把这种杂役马群给炸开,实在自己人的马蹄下可是一种非常窝囊的死法。南朝不是没有马匹,可他们的马大多是驮马,真正能训练成战马的非常的稀少,缺少了合适的战马,就缺少了合适的骑兵部队。玩过游戏的人都知道,当双方速度有致命差距之后,除了少数特殊的地图,绝大部分情况下速度慢的一方基本只能单边挨虐。

    正在赵某人解说的时候,天上飞过几只大小不同的猎鹰,这些猎鹰吸引了观众们的注意力。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就是古代军队的空军部队,而且只有游牧民族才会小批量列装的精锐军种。看到这些猎鹰,飞斋突然感慨起来—

    怂货在此(主播):大家都知道打猎可汗最后被森林蛮子干番的诱因就是海东青,强制从森林蛮子那儿征收海东青,最后拖欠尾款引发众怒。实际上古代的猎鹰种类非常多,除了海东青以外几乎所有的猛禽都可以作为猎鹰存在,上到金雕秃鹫,下到鹞子游隼,尽管华夏族训鹰历史更加悠远一些,可由于自身生活习俗和自然环境影响,猛禽文化并不浓厚,没有太多的刚需性。反倒是游牧民族与猛禽关系更加融洽一些。海东青只能算是中等偏大个头的猎鹰,名字取自于产地—海东地区,也就是北三江平原。在这个年代那里可是无人区,去那里抓鹰风险非常的高,再加上苛刻到极致的熬鹰训鹰,毫不夸张的说每一只能上供的海东青背后都有不知多少家破人亡的惨剧。森林蛮子造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大一条就是高压苛政,而海东青更是其中最过分的一种。单纯的把国家兴衰归结在某一物身上是非常的偏颇—瞒清玩鹰比现在还疯,死的人也不比现在少哪去,可他们对于这些训鹰人的补偿非常的高,也不像现在的打猎可汗那么没品的恶意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