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最后播 回收站风云 第三零四章 关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后播 回收站风云 第三零四章 关弓 (第2/3页)

百。

    想到这一出,飞斋的好心情也消失了,他用着一种半带怜悯的眼光看着这座繁华的关弓城,也许这座城市在这个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大城,但要放在另一个世界,哪怕是古代世界,都有不知多少强悍的超级城市可以蔑视它。限制这一切的就是舞台大小,螺狮壳里做道场,多大的潜力?

    不过他还是决定好好的探索这座城市,毕竟这里可是这个世界上目前可以达到的最高峰,一些答案只能在这座城市寻找到。他改变计划了,如果能够找到答案,那么他就不必再去别的国家瞎转—十二国,其实就是一个12个对照组的大实验!

    ~~~~月余后~~~~

    春雨纷纷落下,这对这个年代来说就是吉兆。

    飞斋终于知道了这个世界的天道意志有多可怕—这完全就是一个大型模拟游戏,所有人只是游戏里的一堆数据,这个世界的天道意志就是玩家!

    只不过这个玩家非常的佛系,设定了一大堆参数以后果断采取了挂机—一挂三千年!

    他成功的找到了这个世界上最早的历史文档,这段历史起源于三千多年前(至少从传说中的世界重启算起大概三千多年),这还真是一个有意思的数据。

    3000多年前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呢?

    脚盆家…好吧,那位传奇级大忽悠还需要等几百年才出生,那个见于史书的邪马台国还要等上上千年,估计那边还处于无史书的原始社会(也许进入奴隶社会了?不过没可考证资料呀),至少在开服的时候脚盆家那边几乎一片空白。

    兔子家…嗯,等等,3000年前,那不是凤鸣岐山,武王伐纣的年代吗?

    这个世界的物种有一股深深的《山海经》风格,许多设定都处于先秦文化状态,比较原汁原味…六官官吏采用的是天地四季设定,再加上不掌握实权却地位清贵的三公,这些设定与其说类似大唐三省六部制,倒不如说更切合周礼,或者说更古老的制度。尤其是飞斋想到了一个他差点忽略的细节—

    这个世界人口统计是算户,户上一层就是庐。

    一庐由八户人家组成。百步四方,面积一万步的土地,所有的百姓到了成年,就可以得到这么多的土地。九份百步四方的土地称为一井,这个土地分给八户人家,构成村庄,这就是庐—

    熟不熟悉?井田制!这可是从夏商时代开始实行的特殊管理方法,一直到战国时代,才会被慢慢淘汰。周围八方田分给八户,里面这块最好的土地用于上交国家赋税,算是一种非常稳定的生产模式。被淘汰原因也很简单—一个是对赋税的灵活性不佳,国家有个什么急事想临时加税非常的困难;另一个是随着生产力发展,人口增长,天下土地这么分配显得不够用了。但这两件事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根本不叫事儿:只要不是君王突发奇想,治世国家每年花费多少都是有定额的,加税…根本没必要;这个世界繁衍后代的方法是去里木求子,想控制人口的方法多的去了,根本不用担心人口无节制爆发增长。那么这种古老切稳定的制度流传至今也就没有什么改动的必要了。

    别管上一层怎么办,最底层一直是井田制,国家财富积累处于细水长流慢慢肝的方法,而这个世界官员有仙籍,长生不死,只要能够干下去就可以一直干下去。君王有能活几百年的,官员没理由活的太短,时间对这些人的意义不大,只要等得够久就算是三环买房都可以…

    飞斋感觉自己好像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这个世界开始于3000年前,那个时间正好赶上殷商与周交替,同时那也是人王与天子大义的争执。3000年过去了,当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