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改朝 (第3/3页)
说我突然头疼。”
宁允祯在天擎关跟随乌先生学艺,府中只有他们三人,身为府中的老封君,那必然是很有威信的。
宁世昀正在处理公文,听说老夫人头疼,赶紧放下公文往后院赶,顺便叫了王氏一起。
“娘,怎么了?您不是说喝了百花酿,风寒都不上门了么?”
佟芳卿已经看过了信,一张脸黑沉沉的,让伺候的人全部退下,把信递给他们:“出大事了。”
屋子里很安静,只有宁世昀异于平日的粗重呼吸,和王氏捧着茶盏颤抖,茶盏碰撞发出的声音。
“唉,嫁入皇室,就要有承受想象不到的恶果的准备。你看,我们该怎么做?”
是被动地等恭王站稳脚跟亲自派人来捋了自己的官帽,还是主动弃官与秦恪宝昕共进退?
宁世昀有些为难,他上有老下有小,可秦恪他们落罪,身为岳父哪里脱得了干系?!
“允知……宝玥……”
“看样子,恭王人手有限,还顾及不到这么远,允知暂时安全,可任由事态发展,将来仍然也会被捋官落罪的,宝玥出嫁之人,只要庞家无事,她就无事。”
宁世昀苦笑,关键时候,他的脑子还没有娘清晰。
“信里说了,恭王设陷阱坑害太子,可太子也不全无辜,至少有逼宫之心。就算陛下醒来,也难免不会找他算账,我们还是一样的结局。”
太子的亲家,不是那么好做的!
七房别无退路,只能跟随燕王,与燕王共进退。
“得赶紧送信给允知,他也别无退路。严阁老那边……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他们不会管大儿媳妇的。”
当初是江南王家出面保媒,得了严静茹为儿媳妇,不知道江南王氏在这里面是个什么角色?
宁世昀请了隋参政喝酒,大大方方地在酒楼畅饮,其实现在还无人盯着,不过,他们这样作态,倒是让后来打听的人不曾怀疑隋参政。
“我也得了信,恭王……孽畜。也是陛下脑子发晕,相信恭王,呵呵。”
“参政,西北军政你都有发言权,待下官布置一番,你就免了我的知府之职吧。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百姓受累。”
“你决定了?”
“我们只是自保,绝不谋逆。”
“我明白。其他人我隋府是不参与的,可若是燕王,我隋府和隋家的势力,都愿意为他效力。去年我们就达成共识了。”
“谢谢你信任我。”
“彼此彼此。”
文嘉二十八年十月,在皇后与各阁臣的支持下,六部联合发文,太子谋逆,东宫封禁,皇帝不醒,东宫永闭。
同月,恭王摄政。
文嘉二十八年十一月,阁臣与众朝臣,甚至京城百姓,再三请求反复推拒登基的恭王登位,恭王盛情难却,择吉日登基为帝,奉当今皇后为太后,奉昏迷不醒的皇帝为太上皇,十一月二十八举行登基大典,同时册封恭王妃为皇后,侧妃宁宝祺为贵妃,其他妃嫔各有封赏,京城大庆。
次年正旦,改国号为“同安”,是年为同安元年。
早在得到石修通过小豆送来的信函后,秦恪就带着宝昕他们悄然离开了天擎关,并留书虞廷学,把实情告知,让他做出应对,不能等死。
在信里,秦恪做出保证,舅家不弃,他将来也一定不会置舅家于不顾。
虞廷学得到信函之后,想了好几日,将虞雯撵走,又很快替虞倩定下亲事,让思义回淳化送信,并替秦恪隐瞒失踪实情。
曾副将倒是阴阳怪气地打探过几回,虞廷学不冷不热地挡了回去。他现在才发现,平日与秦恪生分实属不智,在外人眼中,虞家与东宫,就是一体的。
哼,想动西北军?来战!
昌义先生带着锦心郡主和悰郡王在兴安租下了一处民房,他想着,追他们的人一定会认为他们最有可能待在丹雅城或者天擎关,所以选择稍偏远的地方最安全。
而且,一旦危险来临,他们可以避去南鲁,天下之大,抓人没这么简单!
他们安顿下来,邱言明就再次出现,让他们安心,自己去天擎关打听秦恪叶统领他们的消息,居然……没有任何消息。
想了想,他还是决定冒险去见亲爹邱先生,也许他会知道燕王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