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零三十七章 火盆烧烤 (第2/3页)
,以大肉摄入为主。
这家老板也姓周,将烧烤店开到西昌以后,对烧烤又做了不少改良,吸收了周围县份一些特色烧烤和西昌本地的小烤串,最后得到了现在菜式丰富的“新派”烧烤方式。
肉菜引入了牛肉和鸡肉,还细分出各种部位,为了方便食客自行料理,还事先码好味道,用油封住水份,客人只需要取到火盆上加热就行。
牛舌、黄喉、毛肚、鸡翅、鸡尖、鸡腿,都是很受欢迎的菜品。
然后就是蔬菜,如今反季节蔬菜也渐渐多了起来,冬天里的菜蔬也多了许多,彝族烧烤以前不会出现的菇类,笋类,藕片,也都出现在了菜单里。
为了缩减加工时间,店里还将小土豆、小红薯和小香芋提前烤熟,食客也只需要取用放到火盆上加热就行,无需从生的开始现烤。
总之就是既照顾了食客的参与感,又保证不会让大家出现利害的翻车,既保留了烤肉简单粗犷的特色,又变得食材丰盛,成品美味。
蘸料也变得更加丰富起来,分了干料和湿料,干料除了熟黄豆粉,还加入了花生粉,芝麻粉,孜然粉,其他香料,凑成了老板的“秘制调料”。
湿碟则分出了蜀中特色的麻辣酱,南方的蒜香酱和海鲜酱,东北的韩式酱和芥末酱,花样多了很多。
还有就是一些卤肉,将卤肉烤了再蘸料吃,在周至看来属实是有些离经叛道了,但是架不住喜欢这样吃法的客人还不少。
因为烟气太大,烧烤店是开在一个大院子里的,除了下雨会拉上高高的顶棚外,平时就是干脆露天的,大家围着火盆吃烧烤喝啤酒,气氛要多热烈有多热烈。
这要是遇到那种把安静等同为文明的人群,只怕就会嗤之以鼻,然而在周至看来,悄悄咪咪地吃东西,尤其是在聚会上,这本来就是一种对群居性动物的良性情绪的刻意压抑,本身就是反文明的体现。
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