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千零四十章 曾经的误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千零四十章 曾经的误会 (第3/3页)

效果,是不是就得转换下思路。”周至说道:“既然造不了林的原因是因为播下的种子会被冲走,那可不可以改成固土草格加特选植物的方式,先将水土保持住,能够让种子不被冲走之后,再实施飞播技术?”

    “关键还是得有人动脑筋,想办法,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掌握更多的知识啊。”李玉堂有些感慨。

    这就又得说到人才的问题了,这是州里的老大难,地方落后,条件艰苦,待遇提不上去,自然就不大能够吸引人才。

    现在这个问题还越发的具体了,大学生毕业后不包分配,自主择业,以前还有些分配名额,现在人家也可以选择留在大城市里打工不回来了。

    其次凉山州这个地方还是地震带,住房要求抗震八级,成本远比其余二三线城市要高,房价甚至可以和蜀都,渝州这样的省一级大城市相匹。

    以前各个单位还有福利房政策,这本来是一项可以吸引人才的好举措,但是这两年各机关单位都陆续取消了这项政策,改由大家支付首付,从银行按揭买商品房,换成别的房价低的地方还好,换到西昌市这经济相对落后,房价却相当高企的地方,对人才的吸引力就变得更差了。

    周至对这个问题也是误解,除了一些老生常谈的干部交流,加强自身培养,定向委培等等办法,也想不出什么新招,因此也没有开口的必要了。

    好在李玉堂今天本身也并不是打着取经的主意来的,周至这几年给他和州里出的主意够多了,引来的各种项目和产业也够多了,他是打心底里对这年轻人非常欣赏,甚至是有些感激的。

    现在周至要离开了,李玉堂当然要再尽地主之谊,请周至吃一顿离别宴。

    不过也没白来,得到一个从邛海周边流域生态治理开始解决山体水土流失问题,这又是一个反向思路,灵不灵地先不说,但至少从思考问题的角度上来说,又算是给了大家一些启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