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彻头彻尾的浪费 (第2/3页)
高凡道:“改善不了待遇,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教育科研人员要讲奉献,淡泊名利,告诉他们说,国家是不会忘记他们的,他们的名字将永载青史。”
郑立农瞪着高凡,斥道:“你是故意的吧?”
高凡把手一摊:“很多单位的领导就是这样想的啊。他们自己坐着蓝鸟车,住着三室一厅的大房子,劝手下的科研人员要甘守清贫。”
郑立农无语了。他想到,其实他自己也曾在大会上说过类似的话,不外乎就是国家目前还有困难,大家要勇于为国分忧,克服困难云云。
他有心解释说自己并不是不关心下属单位的实际困难,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但高凡刚才的风凉话已经把他的嘴给堵住了,你这些老生常谈,人家高凡也会说,说得还比你漂亮。但是,有用吗?
“那依你之见,该怎么办呢?”郑立农问道。
高凡道:“这个问题无解。只能是硬着头皮闯过去。领导说过,发展是硬道理。等我们发展起来了,能够给科研单位大笔地拨款,让科研人员吃香的喝辣的,他们自然就安心了。至于现在嘛,只能是期待有足够多的老实人罗。”
“老实人是什么意思?”
“老实人就是那些愿意安贫乐道的人啊。郑部长,你也不用担心,咱们的科研人员,别的优点没有,论老实本分,绝对是天下第一的。有相当一部分人,虽然嘴里牢骚不断,但交给他们干的活,他们还是会老老实实地干完。靠着这些人,咱们也能把四化实现了。”
郑立农沉默了好一会,长吁了一口气,没有反驳高凡的话。
他突然发现,高凡说出了一个真相,那就是各个单位都有一群虽然对现状不满,却仍然埋头干活的人,有很多事情,恰恰就是由这些人完成的,而且完成的效果也不差。
所有的科研单位里,科研人员们都抱怨待遇差、分配不公,但客观地说,他们的待遇在社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