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章:越嶲郡铁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章:越嶲郡铁矿 (第3/3页)

,配以足够的弩兵,绝对能够克敌制胜。

    可以说,糜芳立了大功。

    “现在子方心中有怨气,公子打算怎么做?”糜竺微微拱手,他希望这件事能够平和地解决。

    “叔父放心,禅又不是不讲道理之人。”刘禅摇了摇头,认真道,“我亲自去越嶲郡,请糜芳叔父回来,如何?”

    糜竺一怔,似乎很难想象这是刘禅的肺腑之言。

    起初他以为要经历一番波折,双方各退一步。

    没想到刘禅竟有如此气度、胸襟。

    这样反而显得糜家太小气了,没有顾全大局。

    “公子的心意,我会转告子方,至于亲自前去越嶲郡就不必了吧,相信子方也能够理解。”糜竺道。

    糜芳需要的是一个态度,一个交代,并非执意与刘禅过不去。

    有这个台阶在,糜竺有信心劝说糜芳。

    “不。”

    “禅一定要去,糜芳叔父可是禅的至爱亲朋啊,一定要将误会解开。”

    刘禅一本正经,言辞凿凿。

    没想到竟让糜竺起了疑心,好家伙,莫非公子想出去走走?

    “公子,越嶲郡穷山恶水多刁民,绝非良善之地。为了您的安全考虑,绝对不能去。”

    巴蜀之地经过几百年的治理,依旧存在着賨民、夷人部落,至于越嶲郡往南,形势更加复杂。

    官府说话,都未必管用。

    直到诸葛亮扫荡南中,将四郡纳入蜀国治下,这些地方才真正有了归属感。

    就目前而言,刘备的势力还没有延伸至南中四郡,只有城池属于汉中国管理。

    城池外的地方,根本管不着。

    而官员的任命,也大都以南中八姓为主。

    巴郡有七姓夷王,南中自然也有地头蛇。

    南中主要的八个势力被称为“南中八姓”,他们大都是汉人。

    汉武帝时期执行“移民实边”之策,将中原的百姓迁徙到边境,以汉化蛮夷。

    南中八姓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驻扎到了帝国的南方,为大汉镇守边疆。

    汉人和南蛮经历了几百年的斗争,这才确定了如今共存的局面。

    至于最初的官府,基本上不管事。

    一旦遇到了争端,为了息事宁人,官府大都偏袒南蛮。否则南蛮一旦造反,他们不仅官职不保,脑袋还很难保住。

    这就导致了汉人处境艰难,只能以宗族为主抱团取暖生存。

    于是,南中八姓从南中大姓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地头蛇一般的存在。

    官府只是占据一部分地方,威望不足以号令南蛮和南中八姓。

    在糜竺看来,南中就是混乱之地,去了凶多吉少。

    糜芳能够开创出一方天地,也是依靠兵锋。

    “叔父放心,侄儿自然会保全自己。”刘禅笑嘻嘻道。

    “若是王上同意,那在下也没意见。”糜竺摇了摇头,放弃了劝说。

    忽然。

    糜竺想到了什么,询问道:“莫非阿斗还有其他安排?”

    以刘禅的傲气,怎么可能专门去越嶲郡向糜芳致歉,一定有所图谋。

    “南中若不能为父亲的助力,一定会成为祸患。”

    “禅只是想去看一看,南中的情况到底如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