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三章:南阳烽烟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八十三章:南阳烽烟起 (第1/3页)

    荆州。

    南阳。

    原本熙熙攘攘的商队,全部退散了。

    在南北之争面前,贸易暂且退至幕后。

    诸葛亮对账目进行了清算,对于此地的贸易成果,给予了绝对的肯定。

    大汉通过贸易,获得了将近三十万金的收入。

    这是一笔超级巨款!

    “商税的收入,已经远远超过农税了。长此以往, 天下真的能够保持安稳吗?”

    诸葛亮忧心忡忡,甚至担心起未来汉室的发展。

    自商鞅变法以来,秦朝执行“重农抑商”的国策。

    大汉的法制,大都延续秦法。经过几百年的变迁,仍然具有商君法的影子。

    诸葛亮可以肯定,“重农抑商”保证了王朝的延续,稳定了江山。

    可是到了如今,世事大有不同。

    刘禅兴起商贸, 在《蜀科》的基础上,增加了《商法》。

    朝廷开始支持商贸,并且进行了推广。

    短短几年时间,商人的足迹走遍大汉十三州,甚至走到了域外。

    商人集团汹涌澎湃地壮大,毫无节制地发展。

    这是一头饥饿的巨兽,能够吞噬一切。

    包括为人的良知。

    诸葛亮肯定商人对汉室的贡献,但对他们所展现出来的力量,也感到了畏惧。

    发自内心地,恐惧。

    他曾试图寻找办法,给商人安上枷锁,但只能利用强权,去稳定物价,逼迫所有人接受。

    万一哪一天, 朝廷走向弱势了呢?

    商人,将成为王朝的祸患、毒瘤。

    刘禅禁止商人购买田产,在一定限度上遏制了他们无序地壮大。

    但商人只要有钱,能够做的事太多了。

    他们终究会走上追求权势的道路。

    “迄今为止,商人都是汉室的助益。想以南克北, 何其难也。”

    “纵使商人有所弊端,也只能留给后人解决了。”

    诸葛亮望着蔚蓝的天穹,将心态放好。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都是以土地的产出为主。

    现在商税的比重逐步上升,危险的同时,也蕴藏着希望。

    以大汉起初的十三州计算,曹魏占据了九州,南方只有四州,差距太大了。

    想要克敌制胜,只能剑走偏锋。

    刘禅选择了商贸壮大国力,没有任何错误,而且值得赞扬。

    因为直百通宝完全没有生产能力,很纯粹的掠夺行为。

    商贸不同,比直百通宝要高明,最少能够促进生产发展,百姓也有所收益。

    诸葛亮细细地研究了“互市”的商贸规律,越研究越觉得里面知识的恐怖。

    浩如烟海一般!

    “报!”

    “启禀军师,紧急军情。”

    王平亲自前来汇报工作,诸葛亮不敢怠慢,神色肃然。

    “曹真率二十万魏兵,向宛城而来。”王平铿锵道。

    他是南阳太守,镇守一方。

    此前他已奉命进行坚壁清野,舍弃了一些县城,将力量集中在宛城、穰城、樊城。

    这也是南阳的三道防线,目的只有一个,阻击魏军。

    孙刘集中兵力攻打合肥地区,曹魏选择的突破口,则是南阳。

    反倒是关中、汉中地区,依旧处于对峙,谁都没有轻举妄动,等待敌人露出破绽。

    南阳的大战,将会率先爆发。

    “按照既定计划,坚守宛城。”诸葛亮沉声道。

    放弃了宛城,等于失去了南阳北部。

    诸葛亮绝对不会轻易退缩!

    一场惊世大战,将会降临。

    曹真为曹操养子,出身虎豹骑。

    这是他第一次统帅这么多军队,整整二十万!

    曹真甚至想不通,为何曹丕如此信任他,竟将如此大军托付。

    “咳咳——”

    突然一阵咳嗽声传来,打破了曹真的思绪。

    “贾公,您怎么样了?”

    曹真关切地踏上马车,俯身走了进去。

    “没事,没事。”

    “年纪大了,身体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毛病,比不得年轻时候了。”

    贾诩已经七十多岁了,气力衰减,昏昏欲睡。

    在侍女的搀扶下,他勉强支起了身子。

    “此战过后,天下再无贾文和矣。”贾诩惘然一叹,令曹真心神一震。

    “贾公,您千万不要说这样的话。”曹真上前扶着贾诩,忽感一阵心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