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一章:停战下的发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零一章:停战下的发展 (第2/3页)

   他坚守了月余时间,打破了曹丕的幻想。

    魏军损失惨重。

    虽心有不甘,但曹丕最终还是选择了撤军。

    第一轮北伐之战,宣告结束。

    曹丕以张郃守潼关,徐晃守宛城,曹真领一支军队,屯驻洛阳,随时增援两地。

    曹休守江淮。

    无奈地迁都回邺城。

    司马懿、曹叡等人,也回到了邺城。

    “罪臣司马懿,叩见陛下!”司马懿匍匐在地,不敢起身。

    “先生免礼,文和去了,朕就剩先生了,朕又怎么忍心治你的罪呢?”曹丕感慨道。

    “谢陛下!”司马懿磕了几个响头,砰砰炸响。

    “如若有罪,朕才是罪孽深重之人,愧对先帝托付的疆土啊!”

    曹丕谈起曹操,眼眶红红的。

    曹操打下来的基业,竟被他丢了一州。

    倘若曹操泉下有知,一定暴跳如雷,直呼曹丕为“逆子”。

    只可惜,曹丕再也听不到了。

    他怅然若失,意味深长地望了曹叡一眼,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

    对于曹叡而言,已经是不错的开始了,或许他的人生将因此次任性而改变!

    曹丕眼神里的欣赏,已经溢出来了。

    曹魏皇室,需要有敢战之心!

    曹叡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确实符合曹丕的标准。

    最重要的是,曹叡竟能够压制司马懿。

    这是曹丕此前万万不敢想象的。

    “备马,我要去看望子建。”

    朝阳初升,秋风轻拂。

    雨水微凉,将官道浸润得又湿又滑。

    帝辇碾过,留下一道清晰的辙痕。

    一队队甲士在前方开路,驱逐闲杂人等,声势之浩荡,宛如战争将临。

    帝辇经过一段软土路,临近城区时道路成了砂壤土路,不再泥泞。

    曹丕下车步行一段,神态从容。

    此时的曹植,终日饮酒作乐,昏昏欲睡。

    早就没了此前的意气风发。

    “子建,你这又是何苦呢?”

    曹丕停留了半个时辰,这才离开。

    至始至终,曹植都没有清醒。

    但曹丕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了。

    “除了朕,没人能够守好先帝的基业!”

    “朕还年轻,还有时间。刘备、刘禅,你们给朕等着!”

    曹丕准备励精图治,恢复魏国的荣光。

    大魏朝堂,将处于他的威严笼罩之中。

    魏国停止了攻势,长安、南阳为之一松。

    刘禅进谏道:“父亲,国不可一日无君。”

    言下之意,便是让刘备尽快回成都,主持大局。

    “阿斗,你要留在长安?”刘备震惊道。

    “是啊,叔父们年纪都大了,除了我还有谁能胜任呢?”刘禅目光沉定。

    刘备无奈地一声长叹。

    无论是关羽、张飞,还是他自己,都已年迈。

    这是不争的事实!

    此次北伐,刘备已经有了一种力不从心的疲惫。

    他还没有上战场杀敌,却因为行军困顿,而终日没有好的睡眠。

    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让他寝食难安。

    刘备竭力地克制,让自己适应军营的生活。

    奈何年纪摆在这里!

    他在军营里已经享受特权,被照顾得很好,可军旅终究不适合年纪大的人。

    “要不让翼德或者云长留下一人,帮你分担一些?”刘备征询意见道。

    “父亲,有兴国和安国在,您放心。”刘禅道。

    “吾等一定竭尽所能,辅佐殿下。”张苞和关兴异口同声道。

    刘备望着眼前的志气勃发的年轻人,眼神里闪过一丝慰藉。

    “善!”

    于是,刘备率五万军队回师成都,留下十万精锐防御长安,任命刘禅为司隶校尉,兼任凉州牧。

    马超坐镇西凉,魏延坐镇长安,都听从刘禅的调遣。

    张飞有些不甘心,想要留下,被刘禅劝住了。

    “叔父,这时候您若不回去养精蓄悦,下一次大战,您还要参战吗?”

    张飞这才悻悻而归。

    “侄儿你放心,下一次叔父仍为先锋,为大哥、为你开拓大大的疆土!”

    “一言为定。”刘禅沉声道。

    至于关羽并没有说什么,一心跟着刘备,没有丝毫的怨言。

    大军回师!

    刘禅送行至陈仓,这才归来。

    “殿下,如此一来,您在长安再无肇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