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许昌南门无故坍塌 (第1/3页)
魏黄初七年(226)。
曹丕收到消息,刘禅似乎离开了长安。
不过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
毕竟刘禅为太子,他回成都也是很正常的,长安的守军没有因此减少,也没有露出破绽。
曹丕怎么可能出击。
因此,这件事不了了之。
直到去往江东贸易的商人,带回来一则重要的情报。
曹丕才开始重视这件事!
蜀中竟然在攻打扶南国。
曹丕询问了诸多典故, 以及汇总各路情报,才得知扶南国的位置。
这已经是最南的疆土了!
道路之艰辛,恐怕更在交州之上。
蜀军去攻打这样的地方,不是自讨苦吃吗?
很快,曹丕召集群臣,商讨了此事。
群臣都建议出兵,威慑边境。
曹丕深以为然。
战争或许打不起来,但一定能够牵制蜀军。
倘若蜀军南征失败, 那就很好美妙了。
就在曹丕调兵遣将、运输粮草, 准备亲自前往许昌督战的时间。
“先生,这一次无论如何,您都要帮助朕。”曹丕再次请司马懿出山。
他知道司马懿此人,是有真才实学的。
只要给他机会,一定能够大放异彩。
长安之败,的确影响了司马懿在曹丕心目中的地位。
但此次他并非让司马懿领军,而是借助司马懿的智慧。
因为此战,最重要的是对时机的把握。
只要时机成熟,曹丕可以一鼓作气,攻破南阳、长安。
“陛下有请,臣下怎敢不从。”司马懿长揖一拜,毕恭毕敬。
按照曹丕的规划,潼关只要频繁出击,骚扰蜀军即可。
他将亲自南下许昌,伺机夺取南阳。
这可是香饽饽, 曹丕不可能放弃。
浩浩荡荡的帝辇,向南行使, 十六匹骏马将曹丕的威严,展现得淋漓尽致。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车轴猎猎,急转向南。
一路上,曹丕与司马懿谈论军计,以及对魏国的美好规划。
其乐融融。
“与先生交谈,朕收获颇丰啊。”曹丕赞叹道。
司马懿的博学,一次次地打动曹丕。
曹丕的眼界,都得到了拓宽。
“陛下聪慧好学,这是大魏之幸啊。”司马懿恭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