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气急败坏的曹叡 (第3/3页)
据一方三代人了,和江东的情况极其类似。
公孙度将位置传给了长子公孙康,后来公孙康死去,其子公孙晃、公孙渊等皆年幼,辽东群臣都推举公孙恭上位。
曹丕登基时,拜公孙恭为车骑将军、假节,封平郭侯。
但这些都是虚职,没什么具体的好处。
倘若能够拉拢辽东,那么接下来的战略,将会方便很多。
于是,孙权决定派遣吕范,率领江东舰队,去拜访辽东。
这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对于曹魏而言,是一种巨大的威慑。
江东军不仅具有海上作战能力,还可能从海上发起进攻。
魏国有海岸线的州,占据了一半。
徐州、青州、冀州、幽州四地!
在北伐时,江东已经可以派遣精锐,侵袭青州、冀州了,防不胜防。
这么长的海岸线,魏国哪里来的精力呢?
吕范长途跋涉,抵达辽东后,与公孙恭谈判。
公孙恭笑了笑,似乎没有结盟的意思,让吕范大失所望。
就在吕范想着如何完成主命的时候,有一人悄悄找上门了。
此人是公孙康之子,公孙渊!
公孙渊年幼时,没能够继承父亲公孙康的位置。
因为乱世之中,幼主容易被欺负,大权旁落。
现在公孙渊成年,当然要想着掌控权力。
他对吕范道:
“将军来此结盟,找错人了。”
“我叔父不能生育,早就失去了雄心壮志,一心享乐。”
“我不同,倘若江东愿帮助我夺权,我愿意臣服于江东。”
公孙渊情真意切,他现在一无所知,可以随便做出承诺。
至于能不能履行,全看江东能否帮他坐上辽东之主的位置。
吕范心神一动,觉得此事或许可行,于是他安抚公孙渊后,写信回江东,诉说此事。
孙权召集谋士,商讨此事,最终决定帮助公孙渊。
在江东的帮助下,公孙渊也很争气,一举夺取了叔父公孙恭的权利,将他囚禁起来。
正式与江东结盟!
孙权很高兴,觉得自己收了一个不错的小弟。
于是,他试着攻打江淮地区,最好将寿春攻下。
曹休与之战,两军对峙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