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八章:寿春之战,孙权展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二十八章:寿春之战,孙权展翅 (第2/3页)

辈,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

    司马懿眸光一闪,道:

    “办法倒是有,只怕……”

    曹叡神色一喜,追问道:“没什么好怕的,请先生直言,无论什么安排,朕都会照做。”

    司马懿袖袍一拢,神色肃然道:

    “追谥甄夫人为皇后。”

    轰!

    彷佛一道天雷降下。

    曹叡脑袋瓜嗡嗡的!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天地间,竟有如此两全其美的妙计。

    他为此焦头烂额的事,被司马懿三言两语解决了。

    要知道,甄夫人死的时候,极其凄惨。

    是被曹丕赐死的。

    正因如此,甄夫人的地位,一落千丈。

    要不是曹丕将曹叡过继给郭皇后,他将失去嫡子的身份,不可能继承帝位。

    现在追谥母亲甄夫人为皇后,正是曹叡所思所念。

    这是为母亲正名的好机会啊!

    而这和流言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是制造新的热点,让百姓逐渐澹忘这件事。

    百姓只要知道曹叡是孝子,大孝子就足够了。

    至于他是睡的儿子,根本不是普通人能够议论的,也不是一般人真正关心的。

    他们只是八卦罢了。

    一日两餐,已经能够耗尽普通人的一生。

    曹叡知道,要促成此事,绝对不简单。

    其一,这一决定违背了“先帝”的意志。

    曹丕刚死,曹叡就为母亲翻桉,有损先帝的威严。

    对曹丕而言,是大不敬。

    其二,群臣必然反对,太过于乖张了!

    把郭皇后,放在了哪个位置?

    如此,有违礼制。

    “文帝甄后赐死,故不列庙。”

    甄夫人是极其凄惨的。

    曹叡身为人子,怎能不为母亲正名?

    于是,他找到了位列三公的王朗,商讨这件事。

    王朗非常无奈。

    他能拒绝皇帝吗?

    于是,在一次朝议上,有司奏请追谥曰文昭皇后。

    王朗站出来,与三公同上书:

    “自古周人归祖后稷,又特立庙以祀姜嫄。今文昭皇后之于后嗣,圣德至化,岂有量哉!”

    “夫以皇家世妃之尊,神灵迁化,而无寝庙以承享祀,非以报显德,昭孝敬也。稽之古制,宜依周礼,别立寝庙。”

    奏可。

    天下果然震荡!

    流言虽存,却不能继续伤害到曹叡的威望了。

    曹叡对司马懿这人,愈发敬畏。

    此人有大才,有大智。

    真的屈居人下吗?

    无论是曹操、曹丕,都在提防此人。

    倘若有人可用,曹叡也不想依赖司马懿。

    奈何朝中,谁能像司马懿一样,足智多谋?

    王朗?

    华歆?

    这些人的才智,曹叡是不屑的。

    只不过他们威名足够,能够统帅群臣罢了。

    倘若贾诩还在,曹叡也不至于如此惆怅。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孙权攻打寿春的时候,也收集到了一些情报。

    包括“魏帝曹叡是袁熙”的儿子这种荒谬的流言。

    但有时候,流言不管真假,只要对自己有利,孙权就要利用起来。

    因此,他竭尽全力宣传这件事,打击守军的信心。

    “曹叡是袁熙的儿子,应该叫袁叡才对,你们这样效忠他,曹操知道吗?”

    “曹丕弑君称帝,有这样的下场不足为奇。儿子不是亲生的怎么了?自己养大的就行。”

    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在寿春城内流传。

    曹休怒不可遏,连续逮捕了多人。

    现在曹叡刚刚登基,魏国处于新旧交替的时候。

    绝对不能出乱子!

    尤其是军心。

    曹休严抓这件事,谁敢议论,他就抓谁,绝对不姑息。

    甚至有军中的将领前来询问,曹叡到底是不是曹丕的亲生儿子。

    曹休怒发冲冠,打了此人五十军棍。

    差一点活活打死!

    如此,堪堪遏止了流言的传播。

    守军只以眼神交流,生怕被执法队抓到。

    原本守城就是拼命的活,现在城内还如此压抑,风声鹤唳。

    军士的心理状况,果然出了问题。

    七天内,寿春守军发生了三起营啸。

    士卒相互残杀。

    规模很小,只有几人受伤,但导致了城内人心惶惶。

    万一和自己居住一个营帐的士卒,是疯子呢?

    他们相互提防,搞得气氛愈发紧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