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九章:保守襄樊,佯攻潼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二十九章:保守襄樊,佯攻潼关 (第2/3页)

秦岭,供给给前线。

    入蜀的道路多以栈道为主,其险要之处鬼斧神工,连马车都难以通行。

    再加上运输粮食需要征召劳役,运输十车,路上能够吃掉三车。

    倘若大雨降临,蜀道断绝,耽搁了一些时间。

    辛辛苦苦运输的粮食,还不够劳资吃的。

    因此,蜀中群臣才对迁都长安,抱有极大地热情。

    蜀中是不适合作为统治中心的,道路的险峻, 让人望而生畏。

    刘禅数次体验过这样的险峻,所以决定在前线屯田,自给自足。

    当初攻打长安,他在三辅之地开拓了粮田,就是神来之笔。

    问题在于。

    魏国的骑兵会轻易让汉军收割吗?

    种植粮食,需要很长的周期。

    倘若汉军刚种植下来,魏国的骑兵随时都可能前来破坏农田。

    骑兵来去如风,很难攻破。

    现在并非战时,所以三辅之地的屯田能够保全。

    战争一起,就不是讲道义的时候了。

    “三辅之地的屯田,只能做一时之用,从稳定的汉中、蜀中运粮,非常有必要。”

    法正据理力争,没有丝毫的退让。

    “从南阳进攻,则没有这样的顾虑。”法正补充了一句。

    从南阳出发,攻下宛城,即可长驱直入,抵达颍川许昌等地。

    这些地方,都没有险要,可以任由汉军纵横。

    “从南阳进攻道路固然通畅,但魏国的骑兵同样可以截断后勤补给。”诸葛亮正色道。

    刘备一听,脑袋嗡嗡。

    无论如何,都绕不开骑兵的问题。

    当初秦、高祖皇帝出函谷关,中原可没有这么多骑兵。

    而且中原也不是铁板一块,都是分裂的政权。

    现在魏国雄据北方,百姓大都受过魏国的恩惠,汉室的威望逐渐衰微。

    为何?

    因为被屠戮的百姓,根本不会说话。

    曹军屠过很多城池,光是徐州有历史记载的就屠过三次。

    但只要能够活下去,百姓是没有记忆的。

    “南阳地区,距离江东的战场也近,可以相互依靠。”法正道。

    以汉室目前的国力,的确很难在两面主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