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韬光养晦 (第3/3页)
持续了约摸半年之久。
这完全是将赵国耗空,才有机会。
赵国裁撤廉颇,寻求速战速决,也是无奈之举。
否则国内百姓,都要饿死了。
长平纵使守住了,又有何意义?
按照廉颇的防御,根本供给不出粮食。
至于兵仙韩信,面对的都是零散的关东诸国,各自为战。
兵力没有统一调配。
刘禅能力也是不如的。
“现在局势僵持太久了,迟则生变。”
“我军要不拼死一战,推进至上党。”
马谡觉得应该冒险。
继续稳下去,不知道要生出什么变故来。
“不可。”
“我军困难,魏军同样困难。”
“现在粮草、补给有了保障,我军没必要死磕。”
“今年不成,明年还可以再战。”
刘禅已经决定了,和司马懿一直耗着。
这是司马懿一直以来,采取的战术。
历史上,魏国经济雄厚,能够支撑起司马懿的战术。
毕竟蜀中穷困潦倒。
现在局势不同了,刘禅发展了蜀中,又扩充了凉州、司隶诸地。
汉室所占据的区域,不比魏国小。只是在人口方面,还没有追上。
至于经济,已经属于半斤八两的状态。
只要商贸恢复,蜀中甚至更胜一筹。
更何况,魏国新君刚登基,没有什么威望。
刘禅只要耗着,魏国一定着急。
他必须有足够的耐心!
为何?
因为此战的收益,超乎想象!
只要联军获胜,魏国要么丢失上党地区,邺城危急。
然后失去黄河以南地区。
亦或者魏国保住了上党,丢失黄河以南地区。
这就是战争所带来的效益!
此战,关乎半个中原的归属。刘禅怎么可能不谨慎!
这个瓜分魏国,改写天下格局的最佳机会!
拿下了豫州、兖州以后,汉室将占据最广袤的天下。
刘禅是“以小博大”,当然有耐心,也必须有耐心。
能否将魏国腰斩,就看这一战了。
“诸位!”
“我知道你们立功心切。”
“但为了汉室,必须韬光养晦,等待绝杀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