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杨仪的野心 (第2/3页)
“尔此番返回冀县,须得记下几件事情。”
说着,那名使者颇为恭敬地走上前去靠近诸葛亮桌案旁,弓着身子竖起耳朵很是仔细地聆听起来。
“第一,乃是有关冀县闹事旧吏之事,本相已上奏陛下,还亟待批准降诏,但当下彼众愿为大汉效力,先暂时使几人走马上任,归上官雝直辖。”
“第二,洪水之灾惹得陇右百姓人心惶惶,魏文长等将领率军离开前,务必派人再探查一番, 一来检查有无隐患, 二来则是安抚百姓。”
“第三,上官氏乃当地郡望,上官雝又为上官家主,此番本相已上奏陛下,表其为天水太守,进封讨虏将军,节制三郡军事,望其莫负本相重托。”
“此三事务必转告魏延等人,这也是彼众在陇右三郡最后之任,完成后立刻班师返回汉中,待汉中之军集结完毕,两军合一一同回朝。”
说罢,站在诸葛亮跟前的使者表情有些扭曲,丞相托付的事情怎么这么多?但又怕丞相训斥自己,一时间居然犯了难。
“丞相…这……”
恰好,身后的杨仪清楚这个使者肯定记不住丞相的嘱托,于是便在其开口前又拿来一卷空白竹简,把这三件事条理清晰地记录了下来。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这就是杨仪的处事准则,在他的眼里,做事干净利落能够得到丞相的青睐,那么日后的发展前途也是相当光明的,可是他这么做有些太过狭隘了。
谷撽
“此便是丞相嘱托尔之事,返回冀县后,将此卷竹简交由魏文长之手,彼众会知晓丞相用意的。”
“下官领命。”使者点点头,然后躬身伸出双手接过那卷竹简向杨仪颇为恭敬地说道。
说罢,把竹简接下后,使者向在场众将与诸葛亮又行一礼,然后转身便离开了这里。
望着他离开的身影,诸葛亮这时把目光放在了杨仪的身上,并且露出了些许笑容,也只有这一次,他是由衷地对杨仪的所作所为感到欣慰。
“哈哈……威公,回朝之事便交予尔手,望尔莫负本相期望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