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其死罪可免,活罪却难逃 (第2/3页)
诸葛亮听声止在身后,他低下头看向左右执戟,示意他们去院门守卫。
几个执戟得令,手持长戟径直走向眼前院门而去,这里就只剩下了诸葛亮与李休二人。
“丞相。”
“孝然啊。”
“末将想知丞相心中所想。”
“尔早已熟知。”
“………末将不知。”
“呵呵……”
二人简短的对话, 在旁人来看只不过是简单的交流, 但这内在却是蕴含着相当大的道理。
说着,诸葛亮轻轻摇动胸前羽扇,随着今夜清风,这样的举动可有可无,甚至根本不用多此一举。
可见,他对待目前这件事情来看,心中早就已经有所动摇,只不过不好在嘴上说出来而已。
“亮并非无情之人,但其死罪可免,活罪却难逃啊……”诸葛亮无奈地摇了摇头,“若不给众将交代,大汉军法何存?”
李休没有说话,或许是他有些太过自私,但更多的是有些偏激,诸葛亮没有反对他的建议,也没有直接采纳。
谷絭
他这是要先给众将一个合理的交代和解释,光说无用,只能去执行,因此就不得不把马谡再推至风口浪尖上。
这些对于一国之相、三军统帅来看,这是必须完成的流程,马谡可以不死,但总得需要意思意思给他们看。
“唔……既然丞相早有打算,那么倒是末将目光短浅矣……”
听李休说这句话,诸葛亮却是笑了笑,他从来都没有认为李休是看事只能看到表面的人。
今天夜里的这些话,李休是在寻求一个基本平衡,而马谡就是解决他现在这个未知因素的平衡所在点。
荆州派系引领大汉朝政,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马谡又是被丞相当做未来接班人去培养的。
李休这么做,无异于是在为他自己未来的前途做打算,马谡在丞相眼里的重视程度谁都清楚。
日后他要是成为大汉高级将领之一,难免需要朝中人脉来维持自己在军中的地位。
也正是因为他清楚姜维就是没有处理好朝中关系而导致他在末期时避祸沓中,所以李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