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出征军粮无忧矣! (第2/3页)
,然后将其慢慢地卷起来放在桌旁,又从软席旁那堆积如山的竹简拿了一卷竹简,但这卷竹简,可是非同一般。
哗啦啦——
只听竹片与竹片之间碰撞作响,诸葛亮双手把着竹简左右两侧,将其平整地放在案上批阅起来。
“下官敏禀丞相,都江堰遍布肥料之田已见成效,稻谷收成粗略估计要远超常田三倍之多……”
这上面是大司农杨敏写给诸葛亮的紧急报告要件,由于他远在成都无法亲自前去,所以就只能通过文牍的方式向远在前线的诸葛亮汇报这件事情的进展。
看到这一消息, 方才还愁眉不展的他忽然一喜, 但他并没有因为这一小小的成果而感到很高兴,而是放平心态继续看了下去。
“………谷粒饱满圆润,长势旺盛,相较于平常稻谷,谷粒要比那些谷粒多出三倍还多,因此下官认为李将军此法能遍布国内,进行农耕生产,还请丞相准许下官开拓池沼,保证大汉粮草储备。”
诸葛亮点点头,对于这件事情上,他要比任何人都要上心,毕竟这关乎于大汉未来征战的后方粮草储备,只要粮草充足,那么他们就没有必要再担心粮食不够吃的问题了。
“来人!”他拿出一张纸,手中的毛笔在这上面笔走龙蛇,没过片刻就写了三四行字,待其风干后,诸葛亮便将此纸折叠起来递给眼前的卫兵,“将本相手书送至成都,并告知大司农,粮产之事全权交予他来处理。”
“唯!”
卫兵接过诸葛亮手中书信便转身离开了这里。
而坐在上位的诸葛亮看着桌上的那卷竹简,脸上不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出征军粮无忧矣!孝然啊,孝然,尔可是上天派来拯救大汉的使者,先帝,君看到了吗?大汉有如此人才,何愁大汉难能中兴?”
“自亮初出茅庐以来,受任败军之际,奉命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哈……先帝啊,若是照此下去,克定中原便是指日可待,大汉中兴便是近在咫尺,孝然,孝然……大汉以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