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59章 横扫千军如卷席(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59章 横扫千军如卷席(2) (第2/3页)

值。

    以前,血色高原的各个民族为了水草和牧民而不断的争斗,现在他们统一归属到了蓝羽军的蓝色狮鹫旗下面,也依然没有停止争斗,只不过以前的争斗是直接地,现在的争斗却是间接的。  以前的争斗更加的残酷,更加的血腥,现在的争斗则更加的讲究技术,讲究团队协作,当然,也要讲一点点地运气。

    在瓦拉人、西蒙人和羽真人骑兵都相继登陆依兰大陆以后。  风飞宇率领三个团的蓝羽军直属骑兵部队也来到了依兰大陆,加入这场旷日持久的争夺战里面。  一时间,整整十万蓝羽军骑兵严阵以待,磨刀霍霍,整个依兰大陆东部都笼罩在蓝羽军骑兵地阴影下面。  星河帝国之所以如此关心蓝羽军地存在,和蓝羽军骑兵的大量出现是分不开地,星河帝国的圣殿骑士团虽然战斗力惊人,可是面对十万的蓝羽军骑兵,他们第一次有了恐惧的感觉。

    借助强大的骑兵力量,从四月份开始。  蓝羽军总参谋部下令发起了“宁明越”战役。  主要的目标就是夺取唐鹊控制的宁川道、明川道和越川道地区。  这三个道的区域,乃是唐川帝国东南部最富饶繁华的区域。  也是人口最密集,道路交通水利设施都最为完备的区域,即使经过玛莎**队的多次蹂躏,这里的经济基础还是要比龙川道和芳川道等地方都更好一些。  夺取了这块区域以后,根据蓝羽帝国政务院的最保守的估计,蓝羽帝国可以增加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有接近五千万的人口。

    因为这块地区都是一马平川的区域,没有崇山峻岭,也没有悬崖沟壑,所以,杨夙枫干脆让蓝羽军骑兵自己搞定,蓝羽军陆军步兵跟在后面收拾残局,两个炮兵团拉着重炮准备去轰炸明娜斯特莱。  4月25日,随着战役总指挥风飞宇的一声令下,十万蓝羽军骑兵好像缺堤的洪水,瞬间就淹没了宁明越地区,十几个箭头一下子就冲垮了唐鹊最后的一点点希望。

    这位可怜的二皇子,在蓝羽军的使者要他归顺蓝羽帝国的时候,显得犹豫不决的,生怕投降了以后杨夙枫会对他不利,到了最后通牒的期限也没有拿定主意。  结果蓝羽军发起凌厉的攻击以后,他自己又跑的比兔子还快,他下面的军队虚晃一枪,也全部溃散了。  最先溃散的乃是驻守宁川道的唐鹊军队,他们甚至没有等蓝羽军靠近,就急急忙忙的撤退了,结果后面的军队受他们的影响,也纷纷撤退了,兵败如山倒,大罗金仙也都挽救不了了。

    自从唐鹊接管了宁川道、明川道和越川道等地区以后,他也知道军队的重要性,他接管了所有残存的唐川帝**队,包括大部分的中央军和少量的禁卫军,在这些军队的基础上,他不断的扩军备战,希望通过人数上的优势来保持对蓝羽军的抗衡。  然而,当蓝羽军出现在这块土地上的时候,他就注定已经大势已去了,因为他根本不可能获得当地老百姓的支持。

    人心思变,这三个区域的老百姓早就对蓝羽军挥舞了橄榄枝,蓝羽军法典的各项内容。  对这三个道地老百姓充满了吸引力,蓝羽军的飞艇不断的撒下相关的传单,让这里的老百姓都熟知有关蓝羽帝国的各项政策,生活在这块地区的农民兄弟们早就等待着蓝羽军到来给他们分配土地了,那些地主阶级也是惶惶不可终日,很多地主开始主动地变卖财产,释放土地。  同样等待着蓝羽军地到来。

    蓝羽军的政策是很简单明了地,对于地主阶级。  只要是主动地让出自己的土地,蓝羽军可以既往不咎,并且鼓励地主向资产阶级转变。  相反,如果死死掌握着土地不肯交出来的,等待他的,只有被镇压的命运。  唐鹊对于这种四面楚歌的形势也没有阻止的办法,只好听之任之。  至于他手下地军队,也处在了一片的风雨飘摇之中,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出路。

    这样的军队自然是没有任何战斗力的。  战斗刚刚开始,唐鹊军队就毫无疑问的崩溃了,大部分的士兵都跟随着自己的上司散开脚丫就往南逃,蓝羽军骑兵好像赶鸭子一样地追赶在他们的后面。  有部分的唐鹊军队士兵实在跑不动了,就干脆举手投降。  寒阶的骑兵连没有遇上这样的好事,从别的道路南下地蓝羽军骑兵却已经接收了不少投降的唐鹊军队士兵。  这些士兵都傻乎乎的站在道路的两边,等着蓝羽军到来将自己带走。

    那些不要命的逃跑的唐鹊军队士兵,最终也没有逃出蓝羽军骑兵的追击。  他们毕竟只有两条腿,蓝羽军骑兵却有四条腿甚至六条腿,他们的逃跑速度怎么快的过蓝羽军骑兵?这不,终于有大鱼被寒阶的骑兵连给逮住了。  远远地。  寒阶就看到狗娃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显然前面有很重要的状况。

    “狗娃!什么事?”寒阶也远远地吼叫起来。

    “我们抓住了五万多的唐鹊军队!我们抓住了五万多的唐鹊军队!”狗娃将自己嘴巴笼成扩音器的形状,用尽全身的力气吼叫起来。  他的叫声穿越了吹过的热风,顿时让整个骑兵连的战士们都浑身一震,所有的骑兵战士都下意识的握住了自己的武器。

    五万多的唐鹊军队!

    这是什么概念?

    在很多蓝羽军骑兵战士的脑海里,都无法想象出五万多的敌人究竟是怎么个样子,他们唯一的感觉就是很多,很多,多的怎么都数不过来。  寒阶的骑兵连只有不到两百人,想要消灭这五万多的唐鹊军队。  每个人需要打死两百名的敌人。  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有些头脑比较简单的骑兵战士甚至开始清点自己携带的弹药了。  看是不是可以完成任务。

    “他们在哪里?”寒阶握紧了拳头,感觉浑身的血液都绿色了。  五万多的唐鹊军队,绝对是一条前所未有的大鱼,他们即使不能全部的消灭,也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的将他们拖住,等待更多的蓝羽军骑兵到来,将他们全部包围起来歼灭。  然而,就在寒阶要发布战斗命令的时候,狗娃的话让他大吃一惊。

    狗娃大声地吼叫着:“他们想要向我们投降!”

    这句话立刻又在整个骑兵连引起了轩然大*,许多骑兵战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似乎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  有没有搞错,五万多军队向不到两百人的骑兵连投降?这怎么可能?就算是五万只鸭子,两百号人也抓不住啊,何况是五万个人?然而,狗娃的话再次证实他们没有听错,那就是真的有五万名唐鹊军队官兵想要向他们投降。

    狗娃总算纵马来到了寒阶的面前,详细的地报告了情况。  原来,被蓝羽军骑兵抓住的,乃是原唐川帝国上将上官滴血率领的中央军第一军团全部人马,真的有五万人,他们本来承担着明川道北部的防务,可是兵败如山倒,他们甚至还没有看见蓝羽军骑兵的踪影,就被从宁川道撤退下来的同伴们给冲散了,于是他们也相继后撤。  但是他们越走越觉得不对劲,他们就算不断的南撤,又能撤到哪里去呢?

    本来上官滴血率领的中央军第一军团,在对抗玛莎**队的战斗中,虽然没有什么十分杰出地成绩。  同样是被玛莎**队揍的鼻青脸肿丢盔弃甲的,不过他们倒也没有出过什么孬种,整体表现可以说是中规中矩。  蝶枫舞原来所在的中央军第27师团,也隶属于上官滴血的指挥。  当然,经历过多次的战斗和整编,这时候的第一军团已经不是当初地第一军团了,大部分的成员都是临时抓来地壮丁而已。

    虽然对蓝羽军还存在不少的误解。  不过上官滴血已经清晰的认识到,继续和蓝羽军战斗下去。  已经是毫无疑义的了,投降虽然对于他本人来说名声很不好,但是对于五万名官兵来说,却是最好的出路,也许他们现在投降了,以后还可以在攻打玛莎国的战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蓝羽帝国取代唐川帝国已经是历史地必然,他不能为了自己而葬送掉这么多人的性命。

    “他们的指挥官叫做上官滴血。  是他要求主动投降的。  ”狗娃最后重复说道。  他们对上官滴血的个人资料了解的不多,但是上官滴血毕竟是老资格的帝国上将,抓到他绝对是一等功的军功章,何况还有五万名敌人,整个骑兵连立个集体一等功是绝对没有问题地。

    寒阶点点头,下令通讯兵向上级报告情况,结果他的上级营长没有收到,反而是蓝羽军猎鹰骑兵团的团长李乾坤收到了。  李乾坤自然惊喜万分,立刻让寒阶立刻去和上官滴血接洽,接受他们的投降,蓝羽军猎鹰骑兵的其他部队会向他们靠拢,帮助他们应付突发事件。  李乾坤指示寒阶注意三个事项:胆大、心细、沉着应变。

    得到了上级的指示以后,寒阶立刻率领骑兵连地战士们加快前进的速度。  果然,在一个叫做盘沟的地区和这五万多唐鹊军队接触上了。  狗娃率领的特务班战士们已经将前线的基本情况打探清楚,那些唐鹊军队士兵的确有投降的打算,他们的枪口都是朝着地面的,对于蓝羽军骑兵后续部队的到来,只是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视着,却没有动手地打算。

    “进去!”寒阶沉静的说道,带领骑兵连地战士们穿越了这些唐鹊军队的前沿阵地,一直来到他们的核心地带。  在他们前进的过程中,每个骑兵战士都相当紧张的端着手中的冲锋枪。  他们的周围全部都是唐鹊军队的官兵。  密密麻麻的,有的站着。  有的坐着,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每个人的手中都有武器,要是他们突然发难的话,寒阶的骑兵连还真的有点危险。

    不过一会儿以后,这批唐鹊军队的最高指挥官上官滴血派出了自己的副手,一名身穿唐川帝国中央军上将服装的老人,前来迎接蓝羽军骑兵连的到来。  在他的指引下,寒阶总算微微的放下心来。  数万的唐川帝国中央军士兵,看着不到两百人的蓝羽军骑兵进入他们的腹地,却没有动手的打算,也算是战史上的一个奇迹了。  其实在场的每个人都明白,这场仗已经没有继续的必要,和蓝羽军进行友好谈判结束战争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在一个小村庄里面,寒阶看到了上官滴血。  这位曾经在对抗玛莎**队的战争中立下过战功的老将军,显得非常的憔悴,大概这一年来的日子很不好过。  其余的将军们也基本如此,不但相当的憔悴,很多人的脸色还显得很忧伤,似乎对未来充满了绝望。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他们本来是国家的军队,可是最后却不幸的跟了唐鹊,可是唐鹊个人的能力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