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宇文震天之死(1) (第2/3页)
有几条落差很大的河流,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正准备兴建水电站。 最快在明年初就可以投产。 根据初步的估算,吕宋岛非常丰富的水力发电资源,不但可以满足居民用电的要求,还可以用来大力地发展那些高耗能的企业,例如炼铜和水泥,北吕宋本身就有丰富的铜矿和石灰岩。 可以大力发展炼铜行业和水泥行业,除了满足自身需要,还可以大量出口。
吕宋岛骨干道路的建设也在紧张有序的进行,原本吕宋岛的道路很差,经常被雨水冲垮,雨季几乎无法通行。 目前吕宋岛准备修炼一个“Y”字形的主干公路,全部用碎石铺设路面,用来连接北吕宋、南吕宋和棉兰老地区的主要城市和港口,加强相互之间的物资流通。 在兴建好主干公路的基础上,努力争取第二个五年计划地时候。 能够将主干公路变成铁路。 目前地铁路修建计划。 主要在北吕宋,目的是为了金矿地开采当地丰富的铜矿和石灰岩资源。
吕宋岛横亘在伊云大陆和依兰大陆之间。 是两个大陆之间来往的商船最大的停靠点,随着蓝羽帝国海上贸易的不断扩大,吕宋岛的几个主要港口已经无法满足国王商船的要求,尤其是物资和淡水的供应效率,一直困扰着码头和来往商船。 刘祥云等人通过研究决定,要花大力气扩建碧瑶、苏里高和奎松城等几个主要港口,将其变成骨干港口,能够满足过往商船的一切需要,同时,加大力度建设一大批的二级港口,大量增加泊位,以分担越来越沉重的商船补给需求。
按照蓝羽帝国政务院的统一规划,蓝羽帝国要在吕宋岛兴建几个大型的木材加工厂和橡胶加工厂。 木材加工厂主要集中在棉兰老地区,这里的木材资源非常的丰富,当初玛莎国虽然从这里掠夺了不少的木材资源,但是随后就被蓝羽军海军堵截了,大部分的森林资源还是保存了下来的。 目前,蓝羽帝国各地都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需要大量的木材,在自由流通市场上,木材的价格已经连续上涨了一年多了,急需吕宋岛的木材来满足需要。 当然,光是砍伐也不行,大都督府也制定了相应的植树计划,砍伐以后马上种回去,以吕宋岛的雨水丰足条件,树木的成才速度还是很快的。
橡胶成了吕宋岛最有吸引力的资源,从蓝羽帝国进入吕宋岛的那一刻开始,橡胶就是最抢手的货物,每个有眼光的商人上来吕宋岛以后,都会想方设法的囤积橡胶。 后来橡胶成为了蓝羽帝国的战略资源,受到军方的严格控制,普通商人不得贩卖橡胶,可是走私和贩卖橡胶的事件还是曾出不穷,没办法,橡胶的市场太好了,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不少不法商人都铤而走险,甚至官商勾结,共同谋取暴利,短短半年的时间里,蓝羽军反贪污部门就已经抓获了十几个参与走私橡胶的吕宋岛官员。
蓝羽军正在研究的最新技术,例如汽车、飞机等,都需要大量的橡胶,日常的消费品,也需要大量的橡胶消耗,尤其是塑料产品的大力推广,让橡胶炙手可热,就算是原来的自行车。 也需要相当数量地橡胶。 以前的蓝羽帝国橡胶来源,主要是阴月皇朝和雅歌联盟地区,但是那里毕竟不是橡胶的最好种植区域,橡胶的产量有限,质量也不是很好,唯有吕宋岛的橡胶产量是最大的,质量也是最好的。
从目前统计地情况来看。 吕宋岛的橡胶种植园地发展相当的迅猛,不少的外来商人发觉在这里买不到橡胶。 就干脆投入资金,在当地兴建大规模的橡胶种植园。 蓝羽帝国的一些大财团,也从蓝羽军的技术发展中,敏锐的预测到了橡胶地广阔市场,他们也不惜投入巨额的资金,在这里兴建橡胶种植园。 在过去七个月的时间里,总共有外来商人在吕宋岛投资了超过四个亿金币的资金。 其中有三分之二就是用来搞种植园的。
此外,在特产方面,吕宋岛的金鸡纳霜的产量也很大,金鸡纳霜的种植也大大地扩大了。 在特效药奎宁没有发明之前,金鸡纳霜是治疗疟疾的最有效的药品,是蓝羽军四处征战的必备物资。 目前蓝羽军在阴月皇朝和雅歌联盟地区作战,那里的瘴气很重,战士们发生疟疾的几率很高。 蓝羽军定购金鸡纳霜地订单一张接一张的飞来,金鸡纳霜的价格也不断地上涨,让那些种植金鸡纳霜的居民们高兴的笑不拢嘴,很多商人甚至财团也意识到了金鸡纳霜的良好市场,也不断地投入资金,支持当地金鸡纳霜产业的发展。
这次杨夙枫在吕宋岛停留。 船队也要准备大量的金鸡纳霜,根据前线回来的将士的反映,雅歌联盟和阴月皇朝最可恶地敌人,不是蓝羽军地敌人,也不是当地的吃人族,而是无处不在地瘴气。 一旦沾染了瘴气,立刻就会产生浑身虚弱、手脚打摆的疾病,这就是医生们说的疟疾,但是普通的战士们都称作打摆子。 打摆子病可大可小,运气好的也许会很快好起来。 运气不好的也许干脆就去阎王爷那里报到了。 金鸡纳霜就是干涉这个过程的唯一有用的药品。
然而。 尽管金鸡纳霜的产量不断的扩大,可是依然无法满足蓝羽军的需要。 蓝羽军的技术部门,已经开始对金鸡纳霜的组成部分进行研究,希望可以破解其中的秘密,从而发明可以取代金鸡纳霜的特效药。 杨夙枫当然知道有奎宁这么一回事,可惜却不知道奎宁的化学成分,对这个也只能是爱莫能助了。 不过,他的信心和大致方向的指引,对于蓝羽军的技术部门来说,已经是最大最大的帮助了。
这些令人瞩目的成果,当然和蓝羽军法典的推行有密切的关系,原来吕宋岛也有这些特产,可是却苦于没有良好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也没有足够的市场消化,广大的吕宋居民也没有什么动力,但是随着蓝羽军法典的推行,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 单就金鸡纳霜来讲,除了蓝羽军的技术部门以外,也有私人财团在研究金鸡纳霜得替代品,希望获得更多的利润。 用刘祥云的话来说,那就是:“最近半年的收入顶得上过去五年的收入。 ”
其实,蓝羽军法典的推行,在开始的时候进行的并不顺利,很多地主和商人不敢和蓝羽军明着对抗,就使出一些卑鄙的手段,例如囤积居奇,倒买倒卖等等,故意将价格抬得很高,尤其是粮食方面,一度造成了吕宋岛的粮食短缺局面,以前,这些黑心的家伙也是通过这样的办法来对付唐川帝国的,最后让唐川帝国不得不屈服,所有的改革计划都不了了之,现在他们还想故伎重演。
只可惜,他们这次选错了对手,蓝羽帝国目前控制的资源,要比当初的唐川帝国丰富的多,蓝羽帝国统辖的原伊梦国地区,已经成为蓝羽帝国最大最先进的商品粮基地,每年生产的粮食足可以满足蓝羽帝国五分之一的需要。 在蓝羽军海军的协助下,吕宋岛大都督府从伊梦国地区买来大量的粮食,连续投放到市场上,粮食价格持续下跌,让那些囤积居奇的黑心商人彻底亏本,不少人债台高筑,被迫跳海自杀,至此,再也没有人敢和政府作对了。
土地改革已经彻底的完成,吕宋岛所有地农田耕地。 都已经分到了普通老百姓的手中,极大的激发了生命力,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这项工作的阻力倒是不大,连国王哈什米安都乖乖的做了挂名的国王,放弃了所有的权力,转而将主要精力都投放在了实业上,一心赚钱。 其余地地主阶级和贵族们自然嗅到了蓝羽军刺刀的寒光,不得不乖乖地配合了。 很主动的交出了自己的土地。
根据最粗略的统计,现在吕宋岛从蓝羽军法典里面获得利益的人数,大概占据了居民数量的百分之九十七,主要是农民和奴隶,另外就是部分的商人,只有百分之三地人,其利益是受到了侵犯的。 这些人,大部分是原来的地主阶级或者贵族,还有部分的旧官员。 由此可见,蓝羽帝国在吕宋岛的基础已经基本打扎实了,只要继续赢得那百分之九十七的人民的支持,蓝羽帝国在吕宋岛的统治就稳如泰山。
“一定要让绝大多数人得到利益,否则,再多地军队也是没有用的。 当初唐川帝国就是剥削的太厉害。 结果玛莎**队一来,吕宋岛就全部投降过去了。 ”杨夙枫深有感慨地说道。 当初唐川帝国也多次叫嚣在吕宋岛进行改革,结果改来改去都是极少数人获得利益,这样的改革自然是不了了之的,吕宋岛人民也不会对唐川帝国有丝毫的好感。
此后,刘祥云、于仲春和陆灿明分别就吕宋岛地三个地区作更详细的汇报。
北吕宋在原来的工业基础上。 提出重点发展矿产开采和加工的工业战略。 这里的矿产主要是铜矿和石灰岩,初步探明的储藏量都很大,尤其是铜矿,是蓝羽军急需的物资。 刘祥云初步计划修建四条短途铁路,将矿山和工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目前蓝羽帝国普遍缺铜,吕宋岛的铜矿需求很大,他希望抓住这个契机,将北吕宋的工业重点发展上去,顺便带动水泥产业的发展。
南吕宋重点发展橡胶种植园和金鸡纳霜地种植,这两项拳头产品都是市场地畅销货。 有多少几乎立刻就被买走多少。 一点存货都是没有的。 于仲春制定地五年计划,准备将橡胶和金鸡纳霜的产量都翻五番。 尽可能的满足市场的需要,同时将价格降下来。 对于目前大量涌入的香蕉种植园的管理也是问题,不过最突出的问题,还是劳动力的缺乏。 随着大量外来资本的涌入,兴办实业工厂,原本人口过剩的吕宋岛,居然找不到合适的工人。
“多和风飞宇联系,我想,目前的玛莎国会有大量的劳动力。 ”杨夙枫提出建议。 玛莎国很快就要崩溃,到时候大规模的内乱一起,巨大的难民潮肯定会冲击蓝羽帝国的南部边境,给蓝羽帝国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可以将难民输送到吕宋岛来,的确是很好的分流措施。 吕宋岛孤孤单单的,也不怕他们搞鬼。
棉兰老没有什么特别的特产资源,就是木材比较丰富,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超过百分之八十,基本上除了河流和村庄,其他地区都被茂密的热带雨林覆盖了。 此外,水能资源也比较丰富,蓝羽帝国政务院敲定的几个水电站,地址都在棉兰老境内,它们发出的电力,主要供应给北吕宋的矿山,用来加工铜矿,顺带满足水泥行业的需要。
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