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诸葛瑾,你那两位弟弟何时能到 (第2/3页)
都少不了兵员损失需要补充,如果是现召百姓入伍,没有经过训练,上了战场,他们连如何列阵和行军都不会。
而从这些已经训练过的人中补充,就可以少去训练的时间,可以迅速投入战场。
军屯的规模目前准备召募三万人,以三年为期轮换。
这是个既有兵员补充,又有粮食储备的办法。
不只是徐州,现在每个州都一样,都是人少田多,虽然有很多田地荒了,但只要再开垦就可以再种,不存在缺田的问题,缺的只是人。
对于农事,周平并不精通,后世那些农业生产知识,所了解到的并不多。
周平笑答道:“主公,我并不通农事,之所以将犁辕由直辕改为曲辕,只不过是看到农人犁地时,觉得若将犁辕由直改曲可能会更加方便,因而就试了一试,未料到竟会真的好用。”
“未通农事而知改犁,如此更可知先生之智了。”
刘备说着起身,有要走之意。
周平跟着起身,对刘备躬身道:“主公,平今日喜得小女,还请主公为小女取个名字!”
既然刘备来了,女儿又刚好生下,正好让他给取个好名字。刘备虽然不是大儒,但也是读过书的人,取个好名字应该不难,这样也能表示周平对自己这个主公的敬重。
刘备笑笑,也不推辞,稍微想了一下,说道:“先生名为周平,字文安,如今所生既是女儿,那就叫周宁,先生以为如何?”
“好。”诸葛瑾首先叫好,笑道,“周平,周文安,周宁,主公乃是欲天下平定安宁之意啊!”
关羽和张飞也都说好。
对于周宁这个名字,周平也很满意:“此名甚好,平谢主公!”
周平送刘备等人出去,走到门口时,似乎想起什么事,将诸葛瑾叫住,问道:“子瑜,你在豫章那二位弟弟何时可到下邳?”
一个月前,诸葛瑾就派人去豫章接他的两位弟弟——诸葛亮和诸葛均。
诸葛瑾轻叹一声:“尚未有回音,如今江东有战事,水路难走,他们若是走陆路,则不知何日方可到此。”
“不如让主公多派些人去护送他们来此。”
诸葛亮这个天才,还是要保护好才行,可不能让他在半路出事了。
刘备还没说话,诸葛瑾忙道:“不用了,家中叔父自会遣人相护,怕的是叔父不愿遣他们来此。”
“主公,子瑜二弟既无消息,不妨多派些人往豫章寻去,若能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