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九章:累了,毁灭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四十九章:累了,毁灭吧.... (第2/3页)



    荀子并没有立即起身。

    他恭敬地低下了头,再次叩首了下来:

    “草民请求陛下,让草民留在咸阳王城,以三月余生传导儒家文化!”

    “这是草民最后的遗愿了,请陛下成全。”

    昭襄王听罢,眉间微微皱了皱。

    他怎么可能听不出来,荀子话语中的弦外之音!?

    这个老人是在向昭襄王请求。

    儒家愿意归顺大秦,只求大秦可以让儒家留存下来。

    堂堂诸子百家之首,竟然有一天被逼迫得向王权帝国求饶。

    这是昭襄王一生都未曾想过的!

    他立即抬头,望向了秦政。

    那目光,很显然是在问......

    你是怎么做到的!?

    秦政却是微微一笑,并未应答。

    这件事,他交给昭襄王决定。

    昭襄王要留,他便留下。

    昭襄王不留,他便抹去。

    老秦王自然看得出来。

    这个不肖曾孙让他愤懑到几乎抑郁后,开始哄他开心了。

    为他解决了儒家的麻烦事,大秦的王权也再无诸子百家敢威胁了。

    从此后。

    天下百家,皆要在大秦之下!

    哪怕是另一魁首道家,也不敢贸然行动了。

    他们也会担心,会落得如儒家同样的下场。

    这就太恐怖了。

    交给昭襄王决定这件事,自然是要维护老秦王的脸面。

    东西呢,秦政是拿走了。

    老人家的脸面,他却绝不敢拿走的。

    在外人面前,昭襄王就是唯一的秦王。

    也是最至高无上的秦王!

    这是任何人都无可置疑的!

    儒家能不能留下,全看昭襄王的心情了。

    若是老秦王不留,儒家连一个文字都留不下!!

    昭襄王望着眼前的一幕,心情也好上了些。

    起码。

    没有气得内心爆炸了。

    他细细想了想,儒家也不完全没有可取之处。

    在仁智礼仪信方面,儒家的教导是可行的。

    但关于大义的教导之下,却不够强硬。

    留下儒家,提升百姓教育是可行的。

    但让儒家成为大秦的核心思想,却是不可行的!

    大秦的脊椎骨,必须时刻保持强硬!!

    “行了。”

    昭襄王扬了扬手,霸气地说了:

    “寡人准了。”

    “以后你就留在咸阳吧。”

    “你要记住,儒家只负责教化仁智礼仪信,切不可教导大义。”

    荀子听罢,双眼中顿时留下了眼泪。

    他的神情,亦是十分的激动。

    这位曾经的传说再次叩首了下来:

    “谢陛下!”

    儒家终于逃过一劫了!!

    没有人比荀子更高兴了!

    至于关于大秦大义之事,儒家是不想了。

    只要有那位无上帝王在,没有任何一个门派能教导大秦大义的。

    大秦的大义,永远掌握在那稳健得令人绝望的隐藏帝王手中!

    昭襄王却懒得理会这件事了。

    他拂了拂衣袖,转身离去了:

    “退朝!”

    这一声“退朝”,显然是比方才有用了许多。

    众臣立即下跪道:

    “恭送陛下!”

    昭襄王缓缓离去了。

    他的心境纵然平复了,心中却依然有气。

    老秦王走出朝堂,自然是告别了公事,该处理私事了。

    例如......

    某不孝曾孙忤逆曾爷爷之事!

    他就这么往前走去,根本不看后面。

    反正。

    他知道,那不孝曾孙肯定会跟上来的!

    昭襄王走到了御花园中,缓缓坐在了石台之上。

    他望着天空中的烈阳,怒骂了一句:

    “这烈阳翅膀硬了啊,敢这么刺眼了。”

    “看来,还是打得少了。”

    这话呢。

    显然说的并不是烈阳。

    而是后老秦王一步,走到御花园之人。

    秦政牵着姬雨宁,来到了昭襄王身前。

    他朝着姬雨宁望了一眼后,立即单膝跪地参拜下来:

    “曾孙秦政,向曾爷爷请安。”

    “曾孙媳姬雨宁,向曾爷爷请安。”

    昭襄王鄙视了秦政一眼,狠狠怒骂道:

    “泥奏凯(你走开)~!”

    “我不想和你说话!”

    秦政轻轻一笑,倒是不介意。

    昭襄王的目光,亦是缓缓转向了姬雨宁:

    “堂堂大周帝国女帝,参拜我这个王国老头子,这不合适吧!?”

    姬雨宁的神情一惊,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她真的没有想到。

    昭襄王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