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第三座城 (第2/3页)
“大王,我想去您的学校学习,请当我的老师吧。”
就这样,女防和孟增,还有那个奴隶昆仑,都进了胥余的学校。考虑到他们基础太差,跟不上进度。胥余干脆开了个二班,然后扩大招生,将规模扩大到五百人。
生源也不再限于商民内部,而是整个治下的人都可以参加。这样一来,胥余不可能再亲自当老师了,他成了校长。
而老师就是胥余之前带的学生们,这批人可以算是他的亲传弟子,他会亲自教授他们知识,然后再让他们传授给下一批学生。
如此一来,只需数年时间,就可以给整个平安邑的年轻人完成扫盲。
至于那些上了年纪的人,按照这年头的平均寿命,他们也活不了多久,死光了就没有了。
古人为什么说“三十而立”呢?意思一个人活到三十岁,父母基本上都没了,没有老啃了,必须靠自己了,不立不行了。
所以这句屁话在现代社会是不适用的,人均寿命七八十岁,当然是一直啃老一直爽。
……
春节过后,就是春耕。
去年商民们发现的那群野生黄牛,在虞姬的帮助下,都被成功驯化。
如今,商民们利用黄牛之力,已经在乌苏里江两岸开辟出了大量的土地。
今年种植的五谷,都是经过风曦和琴娴的团队进行改良筛选过的。不过粮种的筛选是个漫长的过程,如今时日尚短,产量远未达到后世应有的水平。
但相比之前还是提升了不少,根据琴娴的计算,今年小麦小米高粱的亩产都可以达到二百公斤左右,大豆的亩产则可以达到一百公斤。
而麻这个东西被胥余禁止种植了,因为商民们为了取得麻纤维,做法就是直接把麻梗泡在乌苏里江里,这对乌苏里江的污染十分严重。
当然,如今胥余治下的人口越来越多,人人都要穿衣,靠丝绸那是扯淡,所以麻还是要种的,不过要挪地方。
经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