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七章 关于未来的畅想 (第2/3页)
这些轻工业需要大量的人口,如今的东商居民都识文断字,只要通过简单的培训,便是合格的工人。
于是,在长春邑和兴凯湖,都开始兴建食品加工厂。
兴凯湖作为东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水域面积辽阔,水产极为丰富,所以这里的食品加工厂不仅加工大米类零食,还加工鱼虾等品类的零食。
另外这里还靠近完达山牧场,所以牛肉干之类零食也都排上了日程。
而长春邑那边的食品加工厂,则主要制作饼干,薯片等零食。
十年生聚,现在整个东商的人口已经接近70万人。
北美那边还有维京人帮忙做人贩子,一年搞个几万人过来还是没问题的。
另外这次论道灭神,为了达到暖流北移的既定目的,截教是出了大力的。
而阐教和西周付出的代价就是放弃对百越的征讨,将地盘让给东商自己去征讨。
西周对此没什么意见,虽然这六年来他们急剧膨胀,已经牢牢把持了禹定九州,开始觊觎南方的百越之地。
不过那地方气候炎热,瘴气弥漫,人烟稀少,并不适合生存,所以动力不大。
现在既然东商想要,那就顺水推舟送给他们好了,反正本来也不是自己的。
吴国自上次一战之后,元气大伤,养好好几年才缓过来。
而此时一个如同黄口小儿一样的楚国,却发展得异常迅速,短短几年就隐隐有成为南方第一大国的趋势。
吴侯熊遂哪咽得下这口气,也筹划着扩张地盘。
但是留给他的地盘已经不多了。
奄国北迁,带走十万东夷部落。
而长江以北的徐国等东夷诸国,这几年已经被齐鲁两国吃了个一干二净。
那时候吴国损失惨重,正在恢复实力,一步没敢上,直接就落了人后。
如今,吴国经过六年的休养生息,又兼并了周围残存的一些小部落,总算是勉强恢复到了六年前的水平。
于是、熊遂雄心勃勃,打算谋取越国,岂料便在此时,却收到了周天子的警告,不允许他打越国的主意。
熊遂差点气得吐血,可是他也没有办法,天子有令,不得不从。
大周现在有多强,他也不是瞎子,据说最近都打到万里之外的身毒国去了。
还俘虏了人家几万人,扔在洛邑修城墙。
他熊遂要是敢不听话,保不齐周室会找个什么罪名来收拾他。
往南不准打,往北是强大的鲁国,往东是大海,熊遂无奈之下,只能往西了。
往西,倒也有一些小型的方国,比如舒国、桐国等。
不过却要面对楚国的直接竞争,熊遂倒也不怕这个,我乃大周宗室,堂堂侯爵。而你熊绎不过是个子爵而已,凭什么跟我争?
所以熊遂就雄心勃勃的大军西指了,而此时楚国已经占据了富饶的江汉平原,兵锋直指鄂国,不出意外的话,数年之后,吴楚这两个南方大国将会在九江碰头。
不过胥余前世的世界,吴楚争霸,打死打活的事情,应该不会在这个世界发生。
因为如今的周王室十分强大,完全可以节制诸侯。这几年被诸侯灭掉的,都是殷商时期便存在的方国,部落。
吴国虽然不能去攻占越国,东商却也不能去攻占越国,只能取越国以南的百越之地。
这样的约定,一方面是因为越国的位置还是在禹贡九州之内,根据洞庭之盟,九州都归属于西周;另一方面,越国的存在,也是为双方设立缓冲地带,避免直接的冲突。
百越,是指古代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古越族人分布的地区,这些人其实并非单一民族,而是诸多部落的统称。
因为中原也搞不清楚这里到底有多少民族,又有什么区别,所以就干脆全部叫做越了。
在原时空,要等到八百年后,秦始皇三征百越,历时九年,才将其纳入华夏版图。
但目前来说,这些地方对胥余的吸引力并不是很大,因为这一带都是丘陵地带,尤其是闽越之地,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种地什么的,根本就是扯淡。
胥余对开挖梯田什么的没有兴趣,这种费时费力的事情,不过是后世之民的无奈之举。
以东商的农业技术,光是东北一年的粮食产量就够全世界的人吃了,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